信仰、家庭与社区的再造

¥6.3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9-12

字      数: 3011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信仰、家庭与社区的再造

在对汉人社会的研究中,需要涉及而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近代中国主动或被动地与外部世界开放和相遇的过程中,一些新的元素被引入并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基督教在西方强权进入的同时广泛流入到中国腹地。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基督教是一个或隐或现的角色,无论我们是强调它对于例如国民教育、医疗卫生、女子权利、报纸杂志、政治民主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还是将其作为“文化侵略”的力量之一强烈批评。但是,过去的这些相关讨论或是以基督教为中心,考察其是如何得以进入中国各个层级的社会和地区;或是以地方社会为中心,讨论其是如何应对基督教等“外来者”的。因此,我们常能看到的相关研究或是“宣教士或宣教史研究”,或是教案研究。而这两类研究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思想框架,即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叙事,具体来说,就是以费正清等人为代表所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1]

在这种基本叙事模型中,无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考察,还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反思,都存在着一个对“他者”的想象。[2]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个案,则是在试图在这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叙事模式之外寻找一种可能的进路,将基督教作为一个世界宗教来考察其普遍性是如何在不同的地方社会中得以落实为一种地方性的信仰和文化表达。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首先,我们认为把基督教对等于西方文化是有待商榷的,尽管确实它们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我们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把西方的基督教仅仅作为普世基督教的“一个地方表达”来处理。[3]另外,当我们试图采用另一种叙事框架的时候,也绝不是在说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叙事完全失效,事实上,它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在我们所考察的吴庄个案中,在内地会宣教士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部分吴庄人归信基督教,并从“四人堂”的简朴开端,经百余年的起伏发展而为如今全面渗入村庄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的吴庄主要信仰之一。就家内关系来说,基督教的进入使得部分吴庄人从传统汉人的父子纵向轴心,(至少是部分地)转变为圣经教导的夫妻横向轴心。与此相关,人际关系也从传统的“差序格局”,(至少是部分地)转为接受试图抹平人际地位差异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在此,我们可以观察到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discontinuity)和延续(continuity)同时存在。如果说上述的两个转变是关于汉人家庭或家族的断裂的话,其实在吴庄基督徒的实际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他们也大量沿用汉人传统观念和符号,例如,在姻亲关系中,表兄妹的取名沿用了父系传承关系中的“辈分”概念,以及吴庄基督徒对于对联超过其他非基督徒村民的热情。

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之中,我们可以说文化绝非一种静态的结构性框架(structural framework),而是一种不断流动的过程(process)。吴庄的“基督徒汉人”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性的文化混合体(cultural hyberidity),同时也对于理解普遍性的文化变迁具有参照的意义。[4]

简言之,对于吴庄基督教的考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是一项“宗教或基督教研究”,更是旨在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过程中所凸显的“传统”与“现代”的议题,是以基督教这个“他者”为切入点来看所谓的“我们”,为中国(北方)汉人社会研究的已有成果提供另一种视角。

一 认识吴庄

2001年2月15日,卦台山伏羲庙会正日。一大早,山上就热闹了起来,秦腔粗犷豪放的唱腔经过几支高音喇叭的传送响彻了整个三阳川,山脚下的吴庄听得更是真切。我抓住一个上山进香的年轻人和他攀谈起来,原来他正是吴庄人,谈起吴庄,他笑着说:“嘿,我刚才还听附近村里的一些人在议论说,吴庄信什么的都有,做什么的都有,三教九流都齐全了。”看得出来,他对自己是吴庄人非常认同,也相当骄傲。

他的骄傲其实也有道理。吴庄确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村里到处可见的各式对联显明了这里文风的盛行,几乎每家大门都有一副对联,有些家庭的院子里各个房间还有门联。这些对联大都出自村里老学究的手笔,不少人以一手好字为村人所普遍尊重,皆以“先生”来称呼。吴庄还有一些看风水、掌民俗的“阴阳家”,吴耀彰即是其中之佼佼者。而且,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吴庄已经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00余人,其中还有6人拥有硕士学历。对比当年我上大学时,全村人等奔走相告“某某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的景象,吴庄完全当得起“文化村”的称号。

吴庄在行政建制上隶属于甘肃天水,[5]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天水之名来自“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据《水经注》记载,“上圭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风雨随时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 天水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中国的人文初祖伏羲及女娲均生于此。[6]天水素有“陇上明珠”之称,其地东连秦岭与宝鸡相邻,北接六盘山与平凉及宁夏相毗,西望祁连山经定西而襟带兰州,南望岷山从陇南而直通四川,渭河由东而西穿越而过,冲积出一连串的小平原,当地人称之为“川”,成为陇右一带的粮仓。[7]

吴庄所在之三阳川是天水市北道区主要的大“川”之一,南北两山,绵延不断,遥相应对,渭河东西横贯,葫芦河由北来汇,交相冲积形成一个巨大的盆地形平川。这片南北宽3—5.5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养育了3个行政乡(渭南、中滩、石佛),10多万的人口。在民国时期,这一带一般统称为“北乡”,是天水传统上最为富庶的地区。三阳川最西端就是远近闻名的卦台山,状如龙首,北插渭河,相传当年伏羲据此台放眼三阳,象天法地而妙悟八卦。[8]

卦台山东侧山脚下就是吴庄。500余个院落沿着山脚的一道引水渠南北向展开。北侧是潺潺流过的渭河。南侧是运输繁忙的陇海铁路。一条笔直的大道从村口由西而东连接新修的国道310线,距离不过1.5公里而已。国道310线与陇海铁路相交的附近设有一个小型车站,从那里乘汽车到秦城不过16公里的路程,10多分钟就可以到。反倒是到直辖这一片的北道区还要经过秦城,再走上约15公里的天北高速公路。每天有两趟通勤列车会停靠这个小站,早上的时候由定西开往天水,下午的时候由天水发往定西,到天水(北道)火车站不过1个小时。我前两次到吴庄的时候(2000年1月及2000年12月),由于新的国道还正在修建过程中,只有原来的盘山道,到秦城就需要将近2个小时,所以我每次都是乘通勤列车来往于吴庄与天水。图方便之外,还有机会在火车上与邻座的人攀谈。[9]2002年3月我第四次到吴庄的时候,小站正在扩建,规划为天水西站,作为天水的货运车站,建成后将极大地推进三阳川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事实上,根据《1995—2020年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到2020年,天水的城市规划范围将达到7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用地规模达到55平方公里,三阳川、南河川为未来城市发展用地,在城市发展布局的四大组团中,三阳川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组团。[10]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庄孔韶.“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