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四書辨疑卷十四 中庸
中庸
○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程子以不偏爲中,吕氏以無過不及爲中,二説之意本同。註文通言之是也。或問中却分爲兩意,説不偏在未發之前,説無過不及爲見諸行事,以爲方其未發,未有無過不及之可名。抑不思人之氣禀鮮有得中者:過於剛則仁有不及,過於柔則義有不及;氣太嚴者必少恩,心太慈者必少斷。過與不及,心實主之。先有諸内,然後見諸行事也。若其氣禀無有所偏,則於未發之前亦有無過不及之可名,何不可之有哉?至於不偏不倚,亦不可專説在未發之前。若於行事得中,亦可以不偏名之也。信如或問之説,則程子止是言未發之中,未嘗言行事之中也;吕氏止是言行事之中,未嘗言未發之中也。有上截者無下截;有下截者無上截。不知程吕之意何故如此?或問又以不偏爲心之體地之中,無過不及爲理之當事之中。亦不知「心之體」與「理之當」如何分?「地之中」與「事之中」如何辨?
又云二義雖殊,而實相爲體用。語録曰未發之中是體,已發之中是用,亦皆過論。凡言體用者,乃是一物而有兩分之名,如根梢枝葉相須爲義耳。若以中和言之,中爲體,和爲用,乃可説也。單獨一「中」而有體用之分,無是理也。夫中之在心,物來則應,猶鏡中之明、刃中之利也。如以未照之明爲體,已照之明爲用;未割之利爲體,已割之利爲用,可乎?未照之明與已照之明只是一箇明,未割之利與已割之利只是一箇利,未發之中與已發之中亦只是一箇中,不偏與無過不及亦只是一箇意。言不偏則無過不及在其中,言無過不及則不偏亦在其中,只註文當爲定説,或問之説不講可也。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四書辨疑卷十五 中庸
-
[2] 四書辨疑卷一 大學
-
[3] 四書辨疑卷五 論語
-
[4] 四書辨疑卷十二 孟子
-
[5] 四書辨疑卷七 論語
其他推荐
-
图书 四書辨疑
作者:(元)陳天祥 光洁
图书 四書辨疑
-
2
图书 极高明而道中庸:四书的思想世界
作者:成中英 梁涛
图书 极高明而道中庸:四书的思想世界
-
3
图书 郑新立文集:全16册(第十四卷)
作者:郑新立
图书 郑新立文集:全16册(第十四卷)
-
4
图书 剑桥古代史.第十四卷,晚期古典世界:帝国及其继承者:425-600年
作者:(英)艾弗尔·卡梅伦 (英)布莱恩·沃德—帕金斯 (英)密西尔·怀特比 祝宏俊 宋立宏
图书 剑桥古代史.第十四卷,晚期古典世界:帝国及其继承者:425-600年
-
5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一
作者:沈奇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一
-
6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六
作者:沈奇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六
-
7
图书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十四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十四辑
-
8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七
作者:沈奇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七
-
9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四
作者:沈奇
图书 沈奇诗文选集 卷四
-
10
图书 哈佛中国学 文化与学术卷
作者:张冠梓 张泽 黄畅
图书 哈佛中国学 文化与学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