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研究》前言

¥2.1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03

字      数: 730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前言

什么是时代精神?就是一个时代所呈现的总体的精神状况和所体现的普遍的精神实质,它是超乎个人之上的社会的集体意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把握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意味着,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在时代的真正哲学之中,而哲学又通过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各种思想理论、制度形态和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所以,时代精神是体现在时代性的人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要把握时代精神,就需要从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理论、文化形态以及实践活动之中去观察和把握。当然,由于这些形态具有一以贯之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故时代精神应该从时代性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理论活动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去综合概括和总结。其中,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是两个重要的观测点。因此,考察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可以通过考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创新等各方面的关系来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党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集中表现在对“传统文化有何当代价值”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大问题的科学回答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培育、践行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涵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林国标.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