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气内转的长调作法

¥3.1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6

字      数: 1212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十讲 潜气内转的长调作法

时间:2019年9月21日 19∶00—21∶00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这里,一起来听一个非常不吸引人的话题,“潜气内转的长调作法”。我们先讲长调的这种比较讲究的作法,然后再讲上一次的作业。

当代的一位大词人,也是一位非常了得的学者刘斯翰先生,跟我讲过他的一个经验。他曾经校注过陈洵的《海绡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海绡词笺注》,我是因为这本书了解到这位先生的。2003年,当时我在深圳给徐克写剧本,那时候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而我的朋友赵松元先生担任潮州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副主任,他就邀请我到韩山师范学院去玩,参加他们的会议,并在那里做了一次讲座。那是广东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的年会,也就是在那次会上我认识了张海鸥教授和刘斯翰先生,我们一起泡温泉。我对刘斯翰先生说,您的《海绡词笺注》我非常佩服,他就跟我讲,他著这本书也有一个极大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他终于搞清楚了,从周邦彦到吴文英,然后到朱祖谋,再到陈海绡,他们这一路下来的长调的作法。他说其实在周邦彦、吴文英之前,很多写长调的人,他们是并不知道长调该怎么写的,直到周、吴,长调的写法才完全地成熟起来。

两年以后我考到中山大学去读博士,受我的导师陈沚斋先生的委托,创办了岭南诗词研习社。在这个诗词社平时的活动中,我设立了两个活动,一个叫“读诗会”,一个叫“读词会”,每逢周末,单周读诗,双周读词。读诗用的是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读词用的是龙榆生先生的《唐宋名家词选》。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写诗时,不但努力去学作,而且能在一起认真地去读那些名著,因此收益是非常大的。

我们在读《唐宋名家词选》的同时,我又读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彭玉平教授送给我的,他若干年前买了两本,所以他就送了一本给我,是刘永济先生的《微睇室说词》。这本书专说一向号称“难懂的《梦窗词》”,我读了它以后,基本上就懂得了《梦窗词》了。因为刘永济先生本身也是一位填词的大家,所以他能理解吴文英吴梦窗他在写作时是如何做到潜气内转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潜气内转的长调词作法,潜气内转如何定义先不管它,我们先来看一看朱庸斋先生在《分春馆词话》中对它是如何阐释的。

《分春馆词话》卷一第43则,“韩愈所谓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因此有一个成语叫“气盛言宜”。若干年前有一位朋友说我的文章是以气行文,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到位,因为我所有的文章几乎都是不得不写时一挥而就,都是靠气把它顶出来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修改就非常合适。比如我写过一篇谈梅兰芳的文章,全文七千多字,我用一个上午就写完了。“填词下字配声,既分平仄,句式安排,长短互别。讲求气格,实所必要。”朱庸斋先生的意思是,词有很多的规矩,它重视平仄、句法的安排,所以它的长短也和诗不一样。由此我们就特别需要讲究气格,要使它有一股真气。要有真,就必须把情感酝酿到位。但朱庸斋先生说,“然论行气,则不能忽视于用笔,否则其气从何表达”。他一向服膺的是王鹏运提出来的“重、拙、大”三字诀,认为要达此三字诀,应该有赖于用笔。他说吴文英的词中就有这种潜气内转的用笔之法,每于用笔中体会得之;如果不讲用笔而只空谈意境,那么是有体而无用,这是徒然地做无用功。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核心就是强调好的词就应该是沉郁的,但是陈除了“沉郁”之外,也说“顿挫”。我们都知道“沉郁顿挫”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杜甫的诗的,钱仲联先生曾经解释过“沉郁顿挫”,对于杜甫的诗来说,“沉郁”说的是风格,“顿挫”说的是音节。杜甫的诗中会用很多的虚字,用虚字自然就会有顿挫,这是钱仲联先生的观点。朱庸斋先生就说,“沉郁”是意境,意境和风格差不多,“顿挫”是用笔,以“顿挫”之笔方能表达“沉郁”之境。我们说京剧四大名旦中程砚秋的风格就是“沉郁顿挫”的,程砚秋往往是演那种比较悲的旦角,他是以演悲剧为主的。他的程派的戏只有一出喜剧,就是《锁麟囊》,但是《锁麟囊》里也有“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满衣襟”这样很悲的调子。程砚秋是如何实现“顿挫”的,大家可以去听一听,比如他的《六月雪》,“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徐晋如老师现场演唱)大家可以很明显地听出那种顿挫的感觉,他中间有许许多多的若断若续。词的用笔也一样,有很多地方不要一环扣一环,中间要有一种断续。但是不能像我们作业那样,有的社员同学作的是完全地断了,上句和下句之间八竿子打不到一起,那不叫断续。断续是若断若续,它才会有潜气内转。所以朱庸斋先生说,要用“顿挫”之笔才能来表达沉郁之境,但是“顿挫”不能就此断了,需要有气贯穿于其中,气是要回旋往复于全篇之中,不能以一字一句求之。假如说你求之于一字一句之中,那么你也见不到气了,气一定是整篇的,整篇有一种气息在自然地流息。朱庸斋先生讲一般的人认为,我们要将一个字炼得特别好,这其实还是比较下乘的,真正高明的是炼气,到“无句可摘,通体浑成”时整体看下来,好像没有一句特别好,但是它通体浑成。要做到这样,除了使其中有行气的力量之外,找不到第二种办法。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吴定海.且去浅斟低唱:芸社词课: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七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