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昌调腔旧抄本浅谈舞台本曲本的整理

¥2.8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141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从新昌调腔旧抄本浅谈舞台本曲本的整理

摘要 新昌调腔旧抄本多藏于新昌县档案馆,可分为单角本、吊头本、总纲本三类。这些旧抄本存在大量的俗写字(包括生造字)、特殊符号、音乐元素。其中,特殊符号之“又”表示重词、重句或【前腔】意;“ll”符号应表省略。我们在整理这些调腔曲本时,除了要处理纯文字(别字、省字、生造字)问题以外,对于其中的“音乐元素”(曲牌、锣鼓、板式)、特殊符号等,在考虑阅读便利性的基础上,应适当考虑将它们整理进文本,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舞台本中的丰富信息,也使读者在获取纯文字观感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调腔的独特性。

调腔是我国古老的声腔之一,最早见载于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调腔原本流传甚广——以杭州为中心,流行于宁、绍、台、温及浙西部分地区,但至20世纪中叶日渐式微,后仅新昌一地保留,故称“新昌调腔”,又名绍兴高调、新昌高腔。新昌调腔于2005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约有600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1]

目前关于新昌调腔的研究成果包括三类:古籍剧本的收集和整理,音响视频的采集、存档,以及期刊论文、报纸报道、年鉴资料和会议总结等学术性研究。[2]其中,对调腔旧抄本的整理可以较直观地反映调腔剧目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留情况,以及当时调腔戏班的舞台演出状况等,还能为研究调腔的起源、流变、传播、生息提供重要依据。此前该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俞志慧、吴宗辉老师所编写的《调腔抄本叙录——新昌县档案馆藏晚清民国部分》[3],此书细致、全面地展现了新昌县档案馆藏晚清民国抄本的遗存状况。关于调腔剧目内容的书籍资料还有《浙江戏曲传统剧目选编》(第一、二辑)[4]、《调腔剧本专辑》[5]、《浙江省戏曲传统剧目汇编》[6]以及各单本出版的剧本如《白兔记:新昌调腔》[7]等可供参考。

本文将从曲本流存情况、抄本形态、文字书写特征、曲牌与音乐元素以及特殊符号几个方面来介绍新昌调腔旧抄本的相关情况和整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部分处理方法。

一 曲本流存情况

新昌调腔抄本大部分藏于新昌县档案馆,另有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浙江绍剧团等藏有部分调腔抄本。[8]下面主要介绍新昌调腔抄本于新昌县档案馆的馆藏情况。新昌调腔及其相关资料的档案总号为195,分1—5类。案卷号195-1收录清咸丰六年至1910年剧本,共159本,其中有具体创作时间的,咸丰年间5本,同治年间3本,光绪年间42本,宣统年间5本[9],共55本,其余该案卷号的剧本,馆藏目录皆标记“晚清”,未标写具体时间;案卷号195-2收录1911—1949年(即大致为民国年间)剧本,共28本;案卷号195-3收录1949年后的剧本,大部分由20世纪50年代起新昌调腔剧团老艺人忆写的总纲本[10](创作时间集中于1958年和1962年)和时代稍后的油印演出本组成。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卢柯同,彭秋溪.从新昌调腔旧抄本浅谈舞台本曲本的整理[C]//汪俊昌,诸凤娟.中国越学.第十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