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第二节 后经典叙事理论概述
目前,正是后经典叙事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叙事理论最为混乱的时期,思想交锋频繁,即使就某一单个问题或概念都难以达成共识。要从纷繁芜杂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中找出一以贯之的线索,并将它在后经典叙事理论中的各方面表现剖析清楚,并非易事。而且,后经典叙事理论早已跨出了单纯的叙事理论的门槛,与各种理论尤其是新兴的思想理论结合,这样就必须在掌握叙事学理论的同时,了解与叙事学结合的相关思想,如语言学、主体论、精神分析、心理分析、后现代理论、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理论等。
一 后经典叙事理论渊源
经典叙事学摒弃了社会历史语境,致力于以文本为中心的叙事诗学的建构,这样才有了隐含作者、隐含读者这样的概念来与现实中的作者和读者划清界限的叙事学术语,以保持叙事学的“中立、客观”的面目。单纯在文本范围内的叙事学研究割裂了文学与它所产生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陷入危机,甚至有学者声称叙事学已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曾经被忽略的社会历史语境,经受住了后结构主义的侵袭,像凤凰涅槃一样浴火重生。
后经典叙事理论拾回了前者丢掉的历史、语境,研究叙事如何运作,也更注重探讨作者如何运用叙事技巧和修辞手段与读者交流,同时发展出了稳定的分析模式。与经典叙事学相比,后经典叙事理论不再注重抽象的叙事语法,更具跨学科的特点,难以分类,甚至不用“ology”这一后缀,而喜欢用叙事理论(narrative theory)、叙事研究甚至叙事性(narrativity)这样的词,来概括它是众多分支的总和的特点,研究目的也不再执着于探寻普适性的叙事语法,而将研究触角转移到探究叙事与社会、叙事与文化、叙事与读者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后经典叙事理论摆脱了经典叙事学的局限和过激之处,形成了新的原则和程序。后经典叙事理论走出了封闭的文本结构的狭小天地,闯入到文本背后的社会历史天空中,影响深远而持久。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后经典叙事理论研究与话语
-
[2] 发展与共存: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
-
[3] 经典叙事学主要理论模式
-
[4] 经典叙事理论史回避的巴赫金
-
[5] 东方奇观化的经典叙事
其他推荐
-
图书 英美经典文艺理论
作者:刘积源 张荣罗 文敏
图书 英美经典文艺理论
-
2
图书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作者:〔荷〕米克·巴尔
图书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
3
图书 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
作者:成伯清
图书 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
-
4
图书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作者:杨燕
图书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
5
图书 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
作者:刘二永
图书 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
-
6
图书 叙事学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小说研究
作者:杨春
图书 叙事学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小说研究
-
7
图书 生产方式理论:经典范式与现代创新
作者:于金富
图书 生产方式理论:经典范式与现代创新
-
8
图书 电子媒介时代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作者:刘宏志
图书 电子媒介时代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
9
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艺理论思想
作者:冯宪光
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艺理论思想
-
10
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观点
作者:于金富
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