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乡土想象及其限度

¥1.9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690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乡土中国》的乡土想象及其限度

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领域的杰作,这一文本也极富文学色彩,大可当作优秀的散文来读,无论在理性认识还是情感认同上,他对读者都极具感染力。本文试图用一个文学化的概念,从“想象乡土”的逻辑出发,来探讨《乡土中国》产生的特殊背景,在民族文化认同上的温情,与平民教育派的对话,以及它的独特的乡土中国想象方式对后来尤其是当下的乡村认识和乡土写作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乡土中国》;非虚构写作;返乡书写;乡建运动

一 《乡土中国》的温情和民族认同

无论中外古今,乡土作为持续生产蛊惑的地理空间,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产业,或仅仅是地理图上的绿色一隅,而具备深刻的文化属性,它持续不断地支持着人的田园乌托邦想象,并将这种想象固执地嵌入到整个文化图景中。乡土为何能对人持续产生蛊惑,这种“恋地情节”的心理基础,并非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但对于《乡土中国》的阅读,首先不能忽略这样的心理基础。《乡土中国》产生于抗战时期,在日军的全面侵略之下,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这种危机既包括物质实体(地理空间)的被取消,也包括精神实体(民族文化)的被取消,而精神实体的危机,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尤为敏感。抗战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抱持学术报国的情怀,通过探索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来巩固一个民族在精神版图上的尊严。抗战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很不一样的地方,即是这时候的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温情。《乡土中国》也完全没有情感中立,它也直接指向民族情感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在西方的冲击之下,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乡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种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西方人类学的“文明人”对“原始部落”的认识,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一个“自我认同”的温情在。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江.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20年.第1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