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的儿化及儿化韵

¥3.3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2

字      数: 951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汉语普通话的儿化及儿化韵

摘要:普通话儿化的实质是韵母的卷舌化。发生了儿化的音节里的韵母经过重新组合,形成了不同于平舌韵母或舌尖韵母的儿化韵母系统。本文通过对普通话有关儿化现象的分析,归纳出了20个儿化韵母,并根据韵部划分宽严程度的不同要求,将儿化韵母归纳为A式8个严韵或B式4个严韵,最宽式通韵为2个。

一 北京话儿化的形成及普通话儿化词的规范

儿化是汉语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音变之一,官话方言中比较普遍,北京话尤其突出。儿化首先是词汇现象,它总是跟词语相关联;儿化又是语法现象,它可以改变一些词的词性或语法功能;儿化还是语音现象,它是音节里韵母的卷舌化,发生了儿化的音节里的韵母经过重新组合,可以形成不同于平舌韵母[1]或舌尖韵母的儿化韵母系统。

从汉语发展史看,大约早在中古时期,“儿”是作为语缀出现在有关名词的后面的,具有构词作用,可以表示小称或类属等意义。这时的“儿”是独立的词尾,还是独立的音节,不属于儿化的范畴,[2]如:

(1)宋明帝嫌狗儿名鄙,改为敬儿,故猪儿亦改名恭儿。(《南史·张敬儿传》)

(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3)山儿矗矗水儿清,船儿似叶儿轻,风儿更没人情。月儿明,厮合造,送行人,眼儿蔌蔌泪儿倾。(刘仙伦《系裙腰·山儿矗矗水儿清》)

近代以来,“儿”尾不仅继续充当名词性语缀,更泛化为数量结构、谓词性词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等的语缀。大约从元代开始发生“儿化”,并在明代形成了系统的儿化韵。如:

(4)眼见一家儿烧的光光儿了也。教俺怎生过活咱。(张国宾《元曲选·合汗衫》第二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玉来.汉语普通话的儿化及儿化韵[C]//张玉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1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