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官员的本官、实职与阶及其关系

¥3.1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3

字      数: 1462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辽朝官员的本官、实职与阶及其关系

元本《辽史》对于辽朝职官制度的记述极其简陋、混乱且漏洞百出(许多地方往往是以“时事”代替制度),加之史料的缺乏,给后来的读史者乃至研究人员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有些专业人士在此方面都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可喜的是,有诸如王曾瑜、唐统天、武玉环、何天明、张国庆、林荣贵等专家的研究探讨,使我们得以一窥辽朝的官制的大概面貌。近年来又有关树东、王韬滔、杨军等年轻学人对此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对于后来者有深刻的启发。辽代石刻文中存有大量的官吏历官信息,这些信息的翔实程度远高于元本《辽史》,反映的辽朝官制信息相对原始、全面、真实,由此也得到学者们的关注。经过长期的研读,笔者发现,辨明辽官的本官、实职、阶及其关系至关重要,故草成小文予以探讨,敬请专志者笑看;同时,也试图为非专志人士提供一个辨别辽官或认识契丹辽官制的大略方法。

一 辽朝官员的“本官”

首先要辨析一下“本官”这个概念。辽代官制的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来自中原的唐、五代制度,即“辽袭唐制”;第二种是来源于契丹自己的传统统治制度。第一种承袭,较为集中地反映在辽南面官制上,第二种承袭更多地反映在北面官制上。在许多辽人墓志上,常见的官称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原制度中的名称,如大夫、郎、卿等,在辽代官员结衔上,集中反映了对中原王朝政权官制的借鉴情况,比如其罗列的名称最多的有十个方面的内容,即:功臣号、职、阶、官、散官(检校官)、宪、勋、爵、邑(封)、赐。[1]辽人所称的“官”,不是今人所理解的“官”那样有着宽泛的含义,即,“官”包括了一个人的品级、实职、阶、爵、勋等等。辽代官员的“官”是官员身份的标示,包括官员在体制内的官位序列、名分、品级、文武资等内容。为了使辽人的“官”[2]与现代意义的“官”有所区分,本文将辽“官”拟为“本官”[3]。辽朝官制中的“本官”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不是传统的“散官”、“文资”、“武资”等词所能涵盖的,比如传统散官序列不涵盖辽武官中阶官化了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类;辽官文资中还包括了“试官”类等。拟定“本官”一词并无标新立异之想,目的就是要把辽官的“衡量器”定好,并说明白,以期有利于对辽官结衔的辨识和对于官制的理解。

辽朝官员结衔中,虽有数个小项,但是,在现实中,因为地位、级别、资历等原因,多数官员的结衔只有主要的几项,如本官、实职(含使职)、散官、阶、宪等,但最关键的就是两个部分,一是本官,二是使职,阶是次要的。标示辽官身份的是其“本官”,职务的重要与否,要看其实职(使职、实授)。

辽官员结衔从表面上看,官越大结衔越长,结衔之最多字数有达91字者[4],50—70字者常见,比如耶律宗福的结衔:“竭诚奉国竭节功臣、凤翔军节度使、岐州管内观察巡检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前南宰相、韩王。”共57字。[5]在耶律宗福的57字的结衔中,肯定有标志着他的官品中最要紧的部分,那个部分应当就是其官的“本官”。以此类推,凡国家“编制内的”辽朝官员,在其官称结衔中必有标志其本人身份之“本官”。具体到耶律宗福,其本官就是遥授“节度使”,结衔的其余部分都不是其本官的标志。如“竭诚奉国竭节”是功臣号,“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赠官[6](获赠者地位、身份特殊),“特进”是阶,“开府仪同三司”,在这里可视为阶的叠加。“检校太师”是检校官,是辽官制中承袭唐、五代中原官制传统授官的一种。“前宰相”,是标示其原来所任实职,是指其曾任辽北面官的契丹“南府宰相”。“韩王”是其爵。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玉亭.辽朝官员的本官、实职与阶及其关系[C]//韩世明,孔令海.辽金史论集.第14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