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塞西尔 夏洛蒂·勃朗特(1934)

¥0.0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1983-11

字      数: 1986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戴维·塞西尔 夏洛蒂·勃朗特(1934)

和夏洛蒂·勃朗特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少的几个人博得了她的尊崇。对这些作家,她作出了惊人的赞语。有一次,她祝贺萨克雷拥有揭示那隐藏在人类社会美好外表之下的痛苦的现实的力量。萨克雷是当得起这个赞语的。但奇怪的是她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从他们两人的作品来判断,关于现实的观念,没有比这两个作家更相径庭的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们都是些个人主义者,他们彼此极不相象,只有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似的。而当我们合上《潘登尼斯》[1],打开《简·爱》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更显得突出了。那纷纷扰扰、平淡无奇的城市世界,连同它那繁杂的结构和种种卑微琐屑的动机,全都消失了;家常闲话的嘈杂声沉寂了;报纸、时尚、营业所、公爵夫人、听差和势利鬼们不见了。代替这一切的是,原始的天空中狂风怒号;屋里,熊熊的炉火映照着人们粗犷的面孔,严峻的人物,分不清属于什么阶级,什么时代,以夸张的词句和令人惊愕的坦率,互诉着永恒的情爱和仇恨。

他们的作品在美学特征方面的差别,也不亚于在题材方面的差别。夏洛蒂·勃朗特恰恰是有意识的艺术鉴赏家的反面。在她那里,我们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的典型:无师从,不平衡,有灵感。这种类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狄更斯。但是夏洛蒂·勃朗特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他更典型。当然,她不是象狄更斯那样伟大的一个小说家;姑不论其他,她的视野要狭窄得多。因为——在这一点上她不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小说家——,她的作品不仅不涉及宗教的、理性的以及生活的纯生物的方面,而且也不涉及日常生活的广阔领域,而这是狄更斯、萨克雷和特罗洛普用作主题的。她和他们一样,不写预言家或娼妓;可她又和他们不一样,她不写邻街的史密斯先生太太。她的视野局限于内心生活,私人的激情。她的小说主要是一种个人头脑中的幻象的记录。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是这样的;否则,它们就根本不成其为伟大的小说。但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前驱者们的个性只是内涵地出现在他们的书中。狄更斯的人物,从主人公开始,都是从一种普遍的非个人的真实着眼表现出来的。萨克雷的人物也一样。诚然,萨克雷往往作为个人出现在字里行间,出头说几句评语,作一些判断。不过他表现为一个旁观者,这个旁观者对这场戏洞若观火,因而他的评论和判断也应被看成是非个人的真实的评论和判断。他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通过对真实的严格的客观讽刺来刻画的。

夏洛蒂·勃朗特不是这样。她的作品所写的不是狄更斯作品中那样的人物,也不是萨克雷作品中那样的人物,而是一个个人。在她那里,那个主人公(多数情况下是女主人公)第一次出场,就在舞台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而故事不是通过非个人的真实的眼光展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她自己的眼光展现出来的。除了《雪莉》,她都是亲自出面来讲故事;即便在《雪莉》里,故事的很大一部份也是由主要人物在自己的日记里讲出来的。夏洛蒂·勃朗特的想象力,由于受到人的内心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激发而发挥其创造力,正如狄更斯或萨克雷的想象力是受到外部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激发而发挥其创造力一样。萨克雷是第一个把小说当作有意识地批评生活的工具的英国作家,而夏洛蒂·勃朗特则是第一个把小说当作披露个人心怀的工具的英国作家。她是我们的第一位主观主义的小说家,是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哀斯以及所有其他个人意识史家的鼻祖。和他们一样,她的领域局限于那些使她的男女主人公的个人意识具有意义并活跃起来的经验。

即便在这些方面,她也没有给我们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她的领域进一步受到局限,而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哀斯在这些方面并未受到局限。他们在题材方面虽然是主观的,在处理题材的方法上却是客观的。他们对内心生活抱有理智的兴趣,他们力求对内心生活加以分析,要发现和揭示支配内心生活的种种法则。夏洛蒂·勃朗特却没有这种兴趣,即便有兴趣,她也缺乏跟踪搜索所需要的一支队伍。她的女主人公们并不试图理清她们意识中的一团乱丝,她们不对她们的情绪或动机加以分析。确实,她们不作任何分析。她们只是对一切事物有着强烈的感受。她们那如江涛奔腾一泻千里的自传的唯一目的是宣泄这种感受。《简·爱》、《维莱特》、《教师》以及《雪莉》中最优秀的篇章,都不是头脑的运用,而是心灵的呼唤;不是有意的自我剖析,而是不由自主的自我袒露。

而且,它们都是同一个自我的袒露。也许有人会想,她的几本小说既是写不同的人物,它们必定有着不同的想象领域。但它们不是这样,而且这是不可避免的。你能通过观察了解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的外部生活,可是除你自己外,再多的观察也不能让你了解任何人的内心生活。夏洛蒂·勃朗特也不例外。她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夏洛蒂·勃朗特自己。她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直接表述某个个人的情绪和印象,而且局限于夏洛蒂·勃朗特的情绪和印象。这就是她最终的局限性所在,在这里,我们真正看到了她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性格特征。她所创造的那个世界是她自己内心生活的世界;她就是她自己的主体。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