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GB/T 7714-2015格式引文
袁伟,盖福生.军事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第二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1911年10月,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专制统治,于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华民国。不久,孙中山又亲手将临时大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但为什么还不到两年,孙中山便又树起“反袁”的旗号,发动了“二次革命”呢?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起因,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那桩刺杀宋教仁血案,对孙中山先生的警示。
一、宋教仁被刺杀的始末
1913年3月20日晚,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邀请,宋教仁决定搭乘晚11时的火车前往北京,与袁世凯商讨关于民国命运的前途大计。10点45分,正当宋教仁走出议员休息室,来到剪票口时,突遭枪击,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
宋教仁当时任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主持国民党的党务。当时正值国会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全中华第一大党的领袖、威望很高的国务总理最佳人选的宋教仁被刺身亡,自然引起全国的极大震动。史学家们称这桩血案为民国第一政治大血案。
[1] “信息哲学”不可能掀起什么“真正的哲学革命”
[2] 没有精神的脊梁,一个民族永远不可能真正站立起来
[3] 魔鬼若没有上帝的允许不可能利用蛇
[4] (一)没有现代的装备,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
[5] 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