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孔子与20世纪中国》> “真孔子”与“假孔子” 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方法论问题

“真孔子”与“假孔子” 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方法论问题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7
字数408字
关键词
所属分类
定价¥0.87
20世纪中国,尊孔与反尊孔的思想斗争时起时伏,有时还十分紧张,这种情况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长期以来统治阶级所尊崇的孔子,究竟是“真孔子”还是“假孔子”?“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孔子及其思想的研究重新活跃起来,“真孔子”和“假孔子”的问题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应当把真假孔子的区别当做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方法论。但也有学者不赞成这种意见,认为不同时代关于孔子观念的变化,亦即是儒学或孔学的演变,不能把这个认识过程说成是制造“假孔子”3256673。把真假孔子的问题提到方法论的高度来讨论,对于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正确评价他的历史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就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而言,究竟要不要区别“真孔子”和“假孔子”?区别“真孔子”和“假孔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传世文献中关于孔子事迹和思想的不实记载?如何看待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诠释?我们可以联系儒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关词

请支付
×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账户:,可用余额

支付宝支付
微信支付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格式引文
“真孔子”与“假孔子” 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方法论问题//林甘泉.孔子与20世纪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格式引文
复制
APA格式引文
//林甘泉.孔子与20世纪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