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 《易传》中的尚中思想

《易传》中的尚中思想

作者
出版日期2015-07
关键词
所属分类
定价¥0.84
在《易经》基础之上,《易传》明确地提出了尚中思想。《易传》的尚中思想,清儒钱大昕曾作过详细的总结。他说:“《彖传》之言‘中’者三十三;《象传》之言‘中’者三十。其言‘中’也,曰‘中正’,曰‘时中’,曰‘大中’,曰‘中道’,曰‘中行’,曰‘行中’,曰‘刚中’,曰‘柔中’。刚、柔非中也,而得中者无咎,故尝谓《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30591但是钱氏统计有误,据清儒惠栋统计,《彖传》言“中”者三十六卦,而非三十三卦,《象》传言“中”者三十九卦,而非三十卦。30592《彖传》言“中”者三十六卦有: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同人卦,大有卦,临卦,观卦,噬嗑卦,无妄卦,大过卦,坎卦,离卦,睽卦,蹇卦,解卦,益卦,姤卦,萃卦,升卦,困卦,井卦,鼎卦,渐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小过卦,既济卦,未济卦。《象传》言“中”者三十九卦有:坤卦六五爻,需卦九二爻、九五爻,讼卦九五爻,师卦九二爻、六五爻,比卦九五爻,小畜卦九二爻,履卦九二爻,泰卦六五爻,同人卦九五爻,大有卦九二爻,谦卦六二爻,豫卦六二爻、六五爻,随卦九五爻,蛊卦九二爻,临卦六五...

相关词

请支付
×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账户:,可用余额

支付宝支付
微信支付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格式引文
《易传》中的尚中思想//张金平.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格式引文
复制
APA格式引文
//张金平.考古发现与《易》学溯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