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研究
宋金时期,砖室墓广泛见于中原北方地区。本书较为系统地探究了砖室墓的演变脉络,指出唐宋和宋金之际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变迁对墓葬材料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原北方地区出现了三个前后相继的墓葬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本书讨论了皇族成员和官员墓葬等级制度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并对砖室墓的整体布局和比较流行的装饰题材进行了研究。
政治学评论.2024年.第2辑
《政治学评论》以综合评论的方式,关注政治学研究的学科基础与与前沿热点,以思想性和引领性突出高水平,力求做政治学最好的学术集刊。立足于以下三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注重发文的思想性,强调对政治学研究重大前沿问题具有启发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突出引领性。注重文章对学科发展的引领性,强调发文对政治学研究有前景的领域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研究。三是突出高端性。在主题选取、作者约稿方面,必须体现政治学研究领域绝对高质量的精华内容。
本辑为2024年第2辑,设有现代化研究、共和研究、民主研究三个栏目。
社会福利思想与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变迁
本书以英国工党百年政策史为脉络,分阶段全面阐述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脉络,以及在其影响下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历程,考察社会福利思想各流派不同的思想主张对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并探究影响福利思想选择的“场域”究竟包含哪些主客观要素、这些要素发生影响的机制和特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遵循,按照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史论结合法、系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话语、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相关概念着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理论、历史进程、基本原则、现实路径、重要经验和当代价值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会稽天下:越国文化史
越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文化暨绍兴历史的根脉所系。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潜心研究越国文化史的结晶之作。该书全面调查和利用传世纸本文献、20世纪以来青铜器考古和铭文文献,以及最近30年的先秦竹简文献,全面甄别、吸收了李学勤、马承源、张敏、陈元甫、林华东、曹锦炎、董珊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对越国史的研究成果,考察了越文化发祥、发展、走入历史的过程和越国鼎盛时期的文化主体内容,对越文化的要素、成就和现代价值,在科学叙述中做出充分展示。
戏剧史视野下的《元曲选》与臧懋循
《元曲选》的出现是明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本书跳出对臧懋循编改《元曲选》之功过的传统评判,聚焦《元曲选》成为最成功且影响最大的元杂剧选本的原因及意义,从上下场提示等诸多方面讨论深受明代中晚期戏曲理论及舞台表演艺术影响的臧懋循对元杂剧进行的文本重塑,及其对中国戏曲“戏剧化”进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