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地理学思想史:空间秩序识别与划分通史:全2册

作者: 潘玉君 刘化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15次
ISBN:978-7-5227-4612-8
简介:

地理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路径和基本形式之一,就是地理空间秩序的系统识别与系统划分,其最主要的系统划分就是地理区划的划分和地理类型的划分。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及其关系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及其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支持下,在前续有关著作和论文等基础上,完成本书。本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秩序的识别与划分。

本书是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可以用于地理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有关课程如“地理科学导论”“地理学思想方法”“地理学思想史”等的教学及其研究。

秦国早期历史之重构

作者: 程平山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017次
ISBN:978-7-5227-4292-2
简介:

《秦国早期历史之重构》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考古实物资料,采用多学科、多角度、多视野的探讨,校正了传世文献记载之讹误,补充了失传的历史史料,对秦国早期历史进行了重构与解读,揭示了秦史的真相。本书深入探讨了秦人的族源、迁徙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校补了《史记》秦襄公至出子年代事迹,揭示了秦襄公伐戎,秦襄公、文公营建秦国之真相;首次集中考察了秦襄公至出子对秦国制度建设,考索秦国制度的内容、特点与渊源;立足于对秦国早期历史的年代事迹的复原,剖析与解读了秦始封地秦邑与秦国早期都城;深入研究了秦国早期陵墓,确定了西垂陵区、雍城陵区秦公陵墓墓主身份;重新考察了秦与西戎的关系史,揭示了秦人与西戎的战争、共处与融合。通过研究秦国早期历史,对于考察秦国的形成与秦文化的变迁、澄清秦国早期历史的重大历史事实、考订重要文物群的年代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与重要意义。

数字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作者: 滕锐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09次
ISBN:978-7-5227-4536-7
简介:

数字知识产权立法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本体论、价值论、冲突论、规则论和发展论五个方面。第一,要明确数字知识产权的定义、特征和规则,解决本体论问题。第二,要构建以权利为核心的利益平衡体系,处理立法中的价值冲突。第三,要深入分析数字知识产权立法中的冲突,特别是与社会权利、自然权利和发展权利之间的冲突。第四,需要制定适应国情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参考其他国家经验,解决立法冲突。第五,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协调政府、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促进国内外立法经验交流,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法律框架。

社区重构:阳泉矿区的探索

作者: 周庆智 刘杨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82次
ISBN:978-7-5227-4636-4
简介:

阳泉矿区从传统社区结构(单位制)向现代社区结构(社区制)的转型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政党组织社会”的一个样本。其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源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嵌入社会机体的使命型政党,同时也是一个引领社会、形塑社会的政党组织。阳泉矿区重塑基层社区的治理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政党组织社会”理论的践行,阳泉矿区的经验证明了政党主导型国家的政党理论原理:政党融入社会,在于整合、组织社会。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政党对社会进行引领,从而实现政党与社会一体化。阳泉矿区社区重构的理论意义在于,其为丰富和发展“政党组织社会”的国家治理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样本;实践意义在于,其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成熟的、完整的政策实践样本。

“课程思政”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宇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63次
ISBN:978-7-5227-4510-7
简介:

本书基于认识论向度,以“课程思政”概念内涵阐释—价值存在形态—同向同行基础—学科交叉基础—功能展望为主线,分析论证“课程思政”何以可能的问题。以“课程思政”概念内涵阐释为切入点,论述“课程思政”引发的新时代价值观教育观念革新。在对“课程思政是什么”的问题达到清楚明白的基础上,探究“课程思政”的实现基础。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中的价值存在形态、“课程”与“思政”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学科交叉基础等问题。最后,对“课程思政”在新时代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进行预判,并对“课程思政”在新时代价值观教育趋势中的未来进行展望。

中国微观经济学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15次
ISBN:978-7-5227-2824-7
简介:

中国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全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首先从中国伟大而丰富的转型经济实践中提出问题,然后运用制度分析、边际分析、无差异分析和博弈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中国家庭、中国市场和中国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最后归结到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以实现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经济增长。全书突出了对国有企业、农户家庭、平台垄断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以此来说明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在脱贫基础上振兴乡村,建立竞争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有为政府。

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研究

作者: 崔昆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23次
ISBN:978-7-5227-4526-8
简介:

本书以唯物史观为视野,对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进行探究,指出历史上人本德育未真正实现的社会根源,是以往德育人本的追求被政治系统扭曲,其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人民主体性的缺失。进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条件,即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后者是人民主体性在精神领域的体现)的辩证平衡状态。将这一辩证关系贯彻到德育之中,会达到灌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这是德育之“人本”实现的根本条件。这一解答方案同时也实现了当代中国“人本”理念中“人民为本”向德育领域的逻辑过渡。

马克思历史规律观研究

作者: 郭广平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074次
ISBN:978-7-5227-4114-7
简介:

本书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了马克思历史规律观与整个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历史规律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基础性地位,概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主要特征、把握方式以及历史规律的实现机制等基本内容,阐释了理解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性活动关系的实践思路,并对马克思之后关于历史规律的争论进行了简单评述。

上一页 2930313233 34 35363738下一页  第 /341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