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样态创新路径研究
本书主要探究研究型大学通过何种路径创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及不同形式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一方面重点探析了研究型大学创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内构”与“外拓”两种路径,并对两种路径之下设立的多样态跨学科研究组织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另一方面着重剖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现况,结合实证研究论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促进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策略。
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研究
现实发生的生态危机及其各种挑战促使人们探寻新的发展道路,从而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境界。在中国如何实现绿色转型的语境和背景下,本书聚焦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及有何价值展开研究。
虚假招聘:骗局与治理
作为研究虚假招聘的首个系统性文本,本书基于“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视角,搜集整理了源自深度参与和访谈的丰富一手资料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全景式呈现了虚假招聘的三类约二十种欺诈模式,并综合运用社会学理论系统阐释了骗子、受骗求职者、媒体和地方政府四类行动主体的实践逻辑与结构(文化)逻辑,深刻揭示了虚假招聘的社会根源。
本书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虚假招聘参与式治理模式和高校反虚假招聘机制,为在实践层面上探寻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本书亦试图提醒读者,与虚假招聘的斗争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亟待你我的共同参与。
新时代农村儿童多维健康促进研究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口、劳动力及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使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都面临了新的挑战。
本书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水平三个维度研究农村儿童的多维健康水平,探讨提升农村儿童健康水平的应对策略,对积极应对新时代儿童健康领域出现的问题,推动儿童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基因技术的哲学审视
本书提出转基因技术风险应该要进行本体论审视;以技术人工物“结构去内在规范性—功能去内在目的性”分析进路回答了转基因作物“非自然性”分析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指出了技术人工物(包括生命类和非生命类)非自然性、不确定性与风险差异性具有关联性;基于后信任社会理论、科学例外论、专长理论、科学家角色理论、后常规科学理论、后学院科学理论、公民科学理论、预警原则等,并结合转基因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变革转基因技术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本书对于解析新兴技术的本质和影响以进行负责任技术创新(制造技术人工物),以及在新兴技术时代建构新的技术治理路径以进行负责任技术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