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研究:基于用户公平感知视角
本书聚焦数字时代的信息隐私保护研究,以移动电子商务为背景,从用户公平感知的视角,采用实证研究与技术方法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隐私保护行为、隐私保护技术特征与隐私保护方法三个方面,构建基于移动商务用户公平感知的隐私保护机制,以全面提升移动用户的公平感知,促进其披露个人信息的意愿和实际行为,以解决数智时代移动商务企业收集用户数据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移动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全球水治理变革:大国路径、地区模式与人文因素
水是大自然与地球的驱动力,更是全球国际关系风云变化中隐秘而关键的因素。在逆全球化与极端气候加剧的大背景下,全球水治理面临更为激烈的冲击。水已超出自然与技术属性开始深刻作用于国家间关系。因此,当前不仅需要对新形势下全球水治理中的大国路径、地区模式和人文因素进行跨学科的阐释与分析,更需要对全球水危机热点地区的新动向与新特点进行系统梳理与剖析,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界对水安全、全球水治理的学理研究,更加有助于维护国家水安全与水利益。
北约“域外行动”研究
北约“域外行动”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北约转型的产物,对大西洋联盟乃至全球政治和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书研究了“域外行动”概念的界定及问题的产生、冷战后北约“域外行动”的主要特点及其政策形成过程,对北约在科索沃、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案例分析,并探讨北约“域外行动”对大西洋联盟未来走向的影响。
纳西东巴文分域构形演变研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
本书以纳西族迁徙路线“白地—丽江—鲁甸”三地刊布的东巴经为文献依托,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三地东巴字在线意义构建进行机制解释和对比,以揭示东巴文构形演变规律并探讨其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的紧密关联。
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
深化智改数转,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本书重点探究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
本书从理论层面详细阐述了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的基本逻辑和内在机理,科学构建了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五力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进行了多维度的测度和比较。基于大量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实地调研,选取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领域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的战略谋划和发展路径。全书紧扣智改数转理论和实践,以期助力高成长企业“智改数转”发展,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3年中国小微企业运行状况年度报告
2023年是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但全球经济面临增长乏力且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局面,中国经济也需要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条件下继续完成保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的多重任务,攻坚克难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全面凸显。小微企业对保就业起到保底作用,中国整体新动能转换也需要占市场主体最大比例的小微企业转型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在保就业稳增长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就小微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减负等作出重要指示,为小微经济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特别强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方面,小微企业发展能起到“保”底的作用,是就业蓄水池,因此需要大量的纾困政策;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中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对于发展新动能引领增长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各类支持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和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起到了较好的支持经济稳中有进的作用。
虽然小微企业在近年来快速成长,对就业、新动能、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小微企业数量过多而质量不高。当前中国市场主体已达1.8亿户,九成以上是小微企业,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超过美国20%。市场主体过多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统计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处于“僵尸状态”。另一个原因是在“放管服”过程中,一些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限制条件在部分区域有所放开。第二,政策套利带来的虚假注册问题。过高的注册数量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小微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大部分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或者超饱和竞争状态。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有30.85% 的小微企业与竞争对手在50米之内,有72.43%的小微企业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在1000米之内。低门槛、高竞争导致中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为3年,而美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是8年,日本是12年。第三,小微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高,应对要素成本上升能力和议价能力弱,经常受到上下游大企业倾轧,形成大量应收账款。第四,小微企业平均创新能力比较弱,根据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商学院2017年的调查,有超过1/3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90%以上小微企业无创新活动。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仅有42.7万家,占比不到1%。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第五,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老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直接融资不足。近年来国际风险投资资本退出和中国股市低迷,进一步加大了直接融资短缺局面。在政策支持方面,小微企业发展还存在政策落实不足、信息收集困难等问题。
鉴于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和当前研究不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利用自身网点和客户优势,收集信息编制了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并定期通过《经济日报》发布。笔者参与了指数从数据收集、计算到发布的全流程,认为此指数能较好反映小微企业运营全貌。利用邮储银行网络优势,笔者联合邮储银行团队进一步编制了专精特新企业指数。以这两个指数多年数据积累为基础,从2024年开始,笔者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这一平台,每年以监测报告形式总结小微企业运行态势并进行分析,期望有助于社会各界对小微经济进行了解和研究。
2023年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放开带来了小微企业普遍复苏,但各行业各地区差异较大;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这些现象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书是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课题组的共同成果。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王文靖、唐思远、张文凯、刘宏彦、刘玉涛、杨雨萱、杨妍都参与了各章写作,一并感谢。本书编写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读者如有各种意见提出,编者都无比感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 孙文凯
2024年4月2日
坚守与创新:大学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研究
本书从组织变革的视角出发,对大学教学管理组织变革与治理结构重组展开系统性研究。本书以人才培养定位为方向,在梳理各类大学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大学教学治理结构的重组。
努斯鲍姆的正义的能力理论研究
玛莎·努斯鲍姆是当代政治哲学和德性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正义的能力理论深受亚里士多德“人”的观念和阿玛蒂亚·森“能力路径”的深刻影响,也历经了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的发展过程。本书以努斯鲍姆的正义能力理论为核心,探讨了该理论在正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并审视了其理论本身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梳理努斯鲍姆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理论在创新性和复杂性方面的突出表现,但同时也不乏局限性。努斯鲍姆尝试将能力路径作为正义理论的新范式,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这一理论从最初的“能力路径”发展到“能力理论”,再到“能力主义”框架,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动态演进。能力路径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理论体系,它通过不断吸收和回应来自不同学科和理论的挑战,逐步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近年来,能力路径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深入讨论。当代能力主义学者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其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教育平等、全球发展、残障权利、动物正义和环境正义等复杂议题上,能力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