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研究:来自国家试点地...
本书以不断完善中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研究目标,以国家首次、大规模开展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维度制度视角梳理和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安排,重点对地方政府四个维度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制度效果评价。同时,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揭示地方政府有关土地入市制度安排背后的行为逻辑。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基础上,研判土地入市制度面临的困境和应防范的风险,从而提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对策建议。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TIMG 2024
本书从全球视角出发,构建并更新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TIMG指数)。该指数从数字技术(Technology)、数字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数字市场(Market)和数字治理(Governance)四个维度,测度全球106个经济体在2013—2023年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基于TIMG指数,本书首先从全球、区域、国别等多个维度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比较。其次,本书对“金砖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作专题分析。TIMG指数结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实践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演进规律,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估提供开放式的公共产品,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和动态变化,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数字经济战略、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中的情感体验研究
本书立足于数智化背景下的移动图书馆发展要求,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中的情感需求出发,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探寻了用户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形成机理,应用混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结合情感量表、文本挖掘、神经科学实验等多元化手段进行了情感体验度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情感体验演化规律,阐明了用户交互行为与其情感体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面向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目标,提出情感体验优化策略,为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傣族文献《维先达腊》词汇研究
傣泐文《维先达腊》是傣族最著名的文献,在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也流传甚广,它与汉译《须大拏本生经》同出一源。傣泐文《维先达腊》经过傣族人民的艺术加工,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最为常见的版本为13册,规模达13万音节以上,篇幅较大。
本书采用统计、考释、校勘、比较的方式对《维先达腊》进行专书研究,考察了傣文文献中傣语固有词几种特殊词汇现象和古汉语借词的分布特点;系统归纳了傣文转写巴利语的一般规则和特殊情况,并利用相关规则考释了《维先达腊》的人名和地名,对研究其他傣泐文文献巴利语借词亦具有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20世纪西方艺术史论精粹
艺术史研究虽古已有之,但它的成熟和兴盛却是近代的事。温克尔曼和黑格尔被誉为“艺术史之父”,继两位奠基人之后,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艺术史家,以至于艺术史在今天的人文学科中成为一门令人惊叹的“显学”。本书为南京大学艺术理论译丛之一种,收录20世纪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史方面论文20多篇,分为“作为学科的艺术史”“艺术史的传统与历史”“艺术史的方法论”等四个栏目。艺术史研究通常有学院派和博物馆派两种,而艺术界内不同的群体依附于不同的体制,他们会生产出不同的艺术史知识。学院派与博物馆的艺术史叙事差异会永远存在。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报告.2024年:产教融合与技能人...
技能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基于对人力资源市场总体形势的分析,聚焦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产教融合问题,从理论基础、问题挑战、国际经验、地方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构建高等职业技能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困难与突破调研”(GQZD2023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