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国有企业竞争规则的国际化研究

作者: 毛日昇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83次
ISBN:978-7-5227-3804-8
简介:

首先,本书总结了竞争中性规则提出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参与跨国经营活动对现有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造成的挑战和政策选择,系统梳理了竞争中性规则的起源。其次,本书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在竞争中性规则方面的实践措施及得失,总结了OECD对竞争中性规则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行竞争中性规则的具体实践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本书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协定中有关竞争中性规则的条款对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可能造成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探索鲁迅之路:中国当代鲁迅研究.2000-2021

作者: 孙郁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03次
ISBN:978-7-5227-4150-5
简介:

孙郁先生从2000—2021年中国鲁迅研究中撷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编得此书,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学者的学术风貌。21世纪以来鲁迅研究呈现的繁荣多态的局面,就像小径分岔的花园,本书所收文章可以作为路标,引导读者尽揽盛景。或许对于新一代学者来说,鲁迅不必是导师,而更像是一同寻路的朋友。希望更多读者加入到探索鲁迅之路的队伍里,一起分享相逢的喜悦与彷徨的忧伤。

探索鲁迅之路:中国当代鲁迅研究.1949-1999

作者: 王得后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28次
ISBN:978-7-5227-4151-2
简介:

王得后先生从1949—1999年中国鲁迅研究中采择了一批极富代表性的文章,编得此书;这些文章可以为梳理鲁迅研究史提供重要的线索。鲁迅作为几代学者的思想引路人,手执炬火,陪他们一起度过心灵的漫漫长夜。相信这些带着温度的学术文字,会引领读者接近鲁迅,并感悟精神传承的魅力。

平台与网剧生产竞合演进

作者: 刘怡君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60次
ISBN:978-7-5227-4699-9
简介:

本书从“平台给传媒生产带来了什么?”问题出发,选择与平台发展密切相关的网剧行业,以战略行动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2007—2020年网络剧生产端竞合格局的变化,并从产业发展历史角度解析这种变化的动因。进一步,从经济效益和产品多样性视角分析平台对网剧生产者和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网剧行业的生产端并没有走向学者描绘的以平台为基础的乌托邦图景,反而形成了以平台为中心的生产系统,推动了网剧生产的集中化,这一现象对非平台生产者的经济收益和内容的多样性带来了较为负面的影响。为此,本书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推动平台经济和网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艺术生产”理论到生产性文学批评

作者: 姚文放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915次
ISBN:978-7-5227-4685-2
简介: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所说“艺术生产”主要是指创作活动而与阅读和批评无涉,但其文学批评实践却显示了强大的生产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的这一悖反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建构预留了广阔的空间。“生产性文学批评”是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出发,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的新型理论范式。20世纪以来时代生活的风云际会开启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进路,形成了技术决定论、文学批评辩证法、读者中心论、文学生产理论、生产价值论、审美—政治视域、政治无意识等理论模式,蔚成了主体性、社会性、现时性、建构性、开放性等理论特征,进而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学科性质、文本形态、阅读状况、意义生成、解读方法、话语秩序、解构策略、功能取向等理论问题作出全新的阐发,从而为当今建构生产性文学批评提供了开阔的探索空间和重要的创新契机。

《红楼梦》之谜:刘世德学术讲演录

作者: 刘世德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26次
ISBN:978-7-5227-4565-7
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创作的,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此外,《红楼梦》还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谜”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本书中,大学者刘世德为我们解读《红楼梦》之谜。在“研红”的学者中,刘世德先生是方法、路径与众不同的一家,他从版本学的角度,以版本为切入点,这并非单纯做版本之间的对勘,而是以此探索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和艺术构思。这当然须以扎实、严谨、深湛的考据功夫作底子,人所能为也。

系统观念与乡村基层协商治理

作者: 张君弟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32次
ISBN:978-7-5227-4388-2
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当代发展,沿着新时代乡村管理向乡村治理的时代转向,系统考察乡村基层协商治理的内涵、特征以及实践基础,从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视角,对具有显著复杂、多样性特征的乡村基层协商治理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一个领导力,两个机制”实现乡村基层协商治理体系的整体协同,为建立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的路径。

乡土文学的时代之变

作者: 卓今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56次
ISBN:978-7-5227-4453-7
简介:

乡土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乡土文学”“土改文学”“合作化小说”“农村题材文学”“乡村主题写作”都被归为乡土文学,甚至知青小说、生态文学、扶贫主题文学都算作乡土文学分支。乡土文学概念贯穿整个现当代文学史。每个历史阶段,乡土文学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本书主要探究乡土文学在新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书中涉及乡土文学的总体理论与个案研究,探究新时代乡土文学的创作方法、作家观念、批评视野等。

上一页 1617181920 21 22232425下一页  第 /341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