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自媒体传播生态研究:基于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视...
本书以乡村自媒体为对象,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视角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乡村自媒体传播生态特征、媒介效果和优化治理路径。研究发现,乡村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文化的不断演化,其所建构的网络文化是传统乡土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再生产,表现出无限连接、有限主动、娱乐化、模式化和区域化等特征。从网络适应和网络文化安全角度看,优化乡村自媒体传播生态,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有助于发挥其在乡村振兴,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和新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南宋流寓岭南文人研究
宋室南渡,很多文人流寓岭南,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本书在考察南宋政局巨变与文人参政环境的基础上,分析西江风物与南宋文人流寓岭南的诸种表现,主要论述其超越机制、文化性格与地域认同。在地理空间与南宋时间两个维度中,本书重点探讨张孝祥、朱敦儒、胡铨、黄公度、洪迈、范成大、刘克庄等人流寓岭南后的文学创作特色。
逻辑学动态与评论.第三卷.第一辑
《逻辑学动态与评论》是由中国逻辑学会与江苏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学术集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
本刊旨在反映国内外逻辑理论与应用前沿动态,开展深度学术评论,推动逻辑事业的发展。其特色在于立足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理念,反映逻辑学科各领域的新动向、新问题、新成果;开展对逻辑理论及应用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以及逻辑教育问题的讨论;开展规范、健康的学术争鸣;倡导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庄子哲学精神的渊源与酿生(修订本)
庄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其“前史”即庄子哲学源起问题的研究,却一直停留在零散片面、粗泛笼统或各说各话的状态。本书以庄子的“哲学精神”为切入点,一改前人在探源问题上的率意性、偶然性、碎片化之失,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古代神话和巫文化、老子等早期道家、儒墨以及名辩等可能影响庄子哲学生成的各种文化基因与思想资源,对其间隐秘复杂的源流关系进行了客观平实的解析。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探研
本书融合简帛、石刻、纸文书与传世文献考察从秦到唐的某些基层、个体以及边缘的历史面相,发掘了一些早已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历史,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与持续性,显示了出土文献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还就出土文献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理论方法、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精当的论述。
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把总体性社会情绪看作社会景气的深层结构,并深入地从研究的意义、理论与方法、操作化、量表与题器、信效度检验、趋势与结构分析、微观和中观与宏观勾连、个体与总体的联系等诸方面来展开分析,同时试图使社会景气的研究与组织景气的研究在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基础上形成一体。我们认为,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作为一个极具学术张力的理论,也只有在打通和实现理论到应用、微观与宏观勾连的条件下,才会更加彰显其学术魅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