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研究

作者: 杨荣国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954次
ISBN:978-7-5227-3516-0
简介:

本书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关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策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书聚焦“为何表达和实施”“谁来表达和实施”“向谁表达和实施”“实施和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和实施”等核心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地展示和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与支持,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实现。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评价研究

作者: 张青松 吴田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279次
ISBN:978-7-5227-3545-0
简介: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人才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资源。本书界定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的基本概念,梳理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现状,构建了涵盖人才高地吸引力、人才高地管理力和人才高地影响力的评价框架,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分维度呈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提炼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研究

作者: 霍东娇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654次
ISBN:978-7-5227-3435-4
简介:

本书记述了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创建以来,中国百余年师范教育发展嬗变的全貌。本书将教师教育政策、教师培养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以及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进行全面回顾和考察分析,对影响教师教育变革的因素进行内生性与外源性的制度化归因,并从历史视角阐释师范教育制度在平衡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追求、调节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为中国师范教育始终保持民族特性提供理论支撑,亦为实现中国特色师范教育制度的本土创生、增强师范教育制度实践指导力提供历史依据。

中东欧国家转型进程中的“国家语言”建构研究

作者: 何山华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000次
ISBN:978-7-5227-2877-3
简介:

本书聚焦于中东欧国家的“国家语言”建构行为,选择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北马其顿、拉脱维亚四个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开展深度分析,并结合周边国家实践进行拓展研究。全书包括四个模块,即中东欧地区开展国家语言建构的时空背景、中东欧四国案例研究、中东欧国家语言建构和消解行为群像勾勒、中东欧国家语言建构的时代特征。本书探究了中东欧各国语言建构和解构行为的典型特征和共同特征,揭示了各国多边博弈背后的行为逻辑,并试图提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传播信息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开展国家语言建构的核心机制。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 钟三宇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106次
ISBN:978-7-5227-3055-4
简介:

本书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制度化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以厘清宅基地使用权保障性、福利性和效益性的关系,宅基地用途管制与金融机构宅基地抵押权实现的关系,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主体的关系,宅基地资格权与使用权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为基础;提出需要解决好宅基地抵押价值问题,处理好宅基地抵押权实现及相关利益主体博弈问题,完善宅基地抵押价值评价体系和信贷担保机制;为解决法律规定之间的悖论、法律与政策之间的悖反,以及现行立法的修改和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有形之手:16世纪英国工商业领域的国家治理

作者: 柴彬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325次
ISBN:978-7-5227-3252-7
简介:

英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现工业化,与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政府的工商业政策密不可分。当时英国政府凭借融贸易保护、工业扶植、国家治理为一体的重商主义,依靠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的持续扶持和治理,为后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19世纪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本书对全面深刻理解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旨在通过回顾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一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都铎时期对工商业经济实行政府治理的史实,揭示英国实现近代之“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

探寻文学全史的脚印

作者: 杨义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4489次
ISBN:978-7-5227-2942-8
简介:

“全史意识”是大文学观的一种展开和落实。全史考察的是“大历史”中的文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脉络。本书原为杨义先生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全史”所写的导言部分,是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一篇重要论文,可视为一本文学简史和研究梗概;附录有一篇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访谈。深入地发现文学全史的丰富构成、丰盈血脉和历史生命的丰厚见证,展示现代大国百年文学浴血新生的神采和风范。

破解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

作者: 李亚琪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3786次
ISBN:978-7-5227-3393-7
简介:

数字拜物教是随着数字资本时代的发展形成的全新拜物教形式,表征着数字资本时代更为颠倒虚假的社会现实本身。本书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角度,对数字资本时代的拜物教新形式进行了全面分析。立足数字资本时代的新动态,阐述数字拜物教的现实表现、具体内涵,展现了现时代人之生存境遇的变化。同时,从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命政治、数字帝国主义不同维度分析数字拜物教机制运作与资本逻辑统治的内在关系。基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揭示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下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自由、平等假象。最后立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重构世界秩序与驾驭数字资本两方面,分析破解数字拜物教的中国方案。

上一页 151152153154155 156 157158159160下一页  第 /3413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