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清代西北手工业与市场研究:1644-1840

作者: 刘佩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440次
ISBN:978-7-5227-1675-6
简介:

本书着重论述了清代西北地区手工业与手工业产品市场的相关情况。本书以手工行业为线索,分别从纺织、食品加工、矿产加工、木材加工及其他手工业领域阐述陕西、新疆、甘肃等地在1644-1840年间的行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本书的市场特指交易手工品货物的市场,是传统市场的一部分。因此,本书讨论的市场范围要较一般市场更小,在论述的角度上主要从商人与市镇两个方面入手。本书是对过去探讨清前期西北手工业史的成果总结,并对一些观点加以补充、修整,为研究清代西北经济史尤其是手工业史提供一定的帮助。

辽代五京体制研究

作者: 康鹏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350次
ISBN:978-7-5227-1445-5
简介:

契丹王朝先后建立东京、上京、南京、中京、西京五个京城。辽朝前期采取“分国而治”的策略,以东丹国控驭渤海故壤,以大辽国统治燕云汉地。此后,“分国而治”逐渐转化为“分区而治”,东京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用汉制,上京、中京则是汉制、契丹制度兼而有之。诸多迹象表明,辽朝并不存在“京道”一级的高层政区,而是在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财赋路和军事路并行的复式政区。辽朝后期,行国性质的政治中心在捺钵,城国性质的政治中心在中京。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研究

作者: 许晓彤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814次
ISBN:978-7-5227-1602-2
简介:

本书立足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跨学科视角,围绕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这一核心问题,从基础概念入手,辨析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相关术语,提出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实现理论层面的跨学科衔接;继而将视角转向实践,爬梳政策法规、调研行业现状并分析国际经验,提炼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系框架、阐明推进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本书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方式”对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积极作用,将电子证据应用实践需求融入电子文件管理,为推动组织机构电子文件依法合规治理提供了有效思路,在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融通互促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中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国际化发展研究

作者: 葛书林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687次
ISBN:978-7-5227-1441-7
简介: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仅直接影响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本书从旅游资源的整合特性入手,选择兼具文化、体育与旅游三个领域发展特征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国内外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历程与研究视域,阐明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剖析民俗体育旅游各资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构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乡镇域级、县域级和市域级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国际化发展特点,发现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内在规律,为促进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本体与工夫:刘蕺山理学思想研究

作者: 刘龙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133次
ISBN:978-7-5227-1709-8
简介:

刘蕺山之学是在坚持阳明学“心即理”的心学立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摄明初以来所流行的气一元论思想,而形成的新的理学形态。“本体与工夫”是蕺山之学的基本架构。蕺山的性体论主要涉及理气合一论、性情合一论、喜怒哀乐相配说等内容;蕺山的心体论主要涉及诚意新论及与之相关的意念之辨、思念之辨、知论等内容。蕺山工夫论有两大特色:“立定未发作工夫”和“重视勘验”,二者均在《人谱》中得以集中展现。蕺山之学在性体、心体、工夫这三个层面上,都将阳明心学推向极致。尽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蕺山之学仍存在着三个理论困境和一个理论限度。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 徐华亮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9531次
ISBN:978-7-5227-1750-0
简介:

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也有利于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书基于数字经济赋能的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能力评价框架,提出了发展路线图和实践,总结了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经验,以及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慎思与深耕:外国军事环境史研究

作者: 贾珺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663次
ISBN:978-7-5227-1721-0
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军事环境史专著,涉及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是作者十余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军事环境史是聚焦于军事而对人类与环境间互动关系历史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审视环境因素与人类军事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正面的、负面的、推动性的、阻碍性的等等),以及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体现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自然观变化。这一研究有着突出的跨学科特色,历史学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应对跨学科挑战。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军事环境史的理论探讨,涉及基本概念、产生背景、研究意义和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第二章是对欧美军事环境史学史的梳理与总结,涉及主要领域、代表人物及其特点。后三章是实证研究。第三章在军事环境史视野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和“战争”内涵进行了新的解读,探讨了一战西线环境与老兵记忆的关系,并从一战西线人鼠关系的演变为切入点,对一战的总体战属性进行了再审视。第四章的主题是资源、武器及其环境影响,分别探讨了石油在海湾战争中的多重角色,和贫铀武器及其危害论争。第五章的主题是军事障碍物及其环境影响,分析了海湾战争中“萨达姆防线”与区域景观变迁的关系,以及地雷与未爆弹药的区域环境影响。在全书最后,作者又对军事环境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两个研究领域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信息存在论新探

作者: 邬天启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309次
ISBN:978-7-5227-1481-3
简介:

中国信息哲学发展了40多年,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书对中国信息哲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新的信息哲学存在论视野下对多学科交叉领域进行了研究。本书在反思以往中、西方哲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中国信息哲学存在论学说进行了改造与扩展,并将原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信息存在论和演化论,以及传统哲学中的存在和非存在(有和无)论学说进行了统一性的整合研究,进而提出一种能够容纳“非存在”和时间、演化等因素的信息演化存在论。

上一页 395396397398399 400 401402403404下一页  第 /3413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