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历史要真实,也要演义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部三国史,浩浩汤汤,荡气回肠,薄薄一本《马大勇心解〈三国演义〉》”,现在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相对于《三国演义》本身的巨大体量和魅力而言,这本小书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只是把自己读书时的一些突出感受整理了一下,跟大家分享,并没有做到,也没想做到面面俱到、巨细靡遗的那种解读。对于这种级别的名著,人人都有发言权,能就我看到的一个角落提供一点新意,我觉得已经很满意了。《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它的叙述对象是历史,但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而是经过了理念剪裁、艺术加工以后的历史,所以前人说它“七实三虚”,也就是说,大关节是真实的,比如“连环计”王...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历史  演义  中国  小说  

诗联赏三国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所谓“心解”,也就是自己主观的感悟体会,我在上面二十多讲中已经跟大家分享完了。这里再附上一讲,作为全书的“花絮”或者“彩蛋”,我们从诗词、对联的角度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三国。因为熟悉,因为有魅力,三国自然就成了大家争相吟咏的“热门”对象。所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国历史既适合抒发思古之幽情,又适合寄托讽今之壮怀,古往今来,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我们随手列举,就能想起杜甫的《咏怀古迹》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关键词: 孙权  王士祯  诸葛亮  甘宁  杨慎  

汪精卫与花铁干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例如汪精卫。汪精卫早年是革命党当中最为意气风发、慷慨侠烈的一个,晚清时曾经刺杀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父亲,刺杀不成,汪精卫被关在死囚牢等待处决。他写下脍炙人口的《狱中题壁》:“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为充分地体现了那一代民主先驱的侠烈风范。但是谁能想得到呢?到了1938年12月,这位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竟然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并一手组建了汪伪政权,从而最终被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这一生的巨大反差,不是和于禁很像吗?对于他的复杂深刻的人性,其实我们迄今并没有一个让人很信服的解释,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疑点。再举个例子,来...
关键词: 汪精卫  短枪  人性  花铁干  小说  

人固不易知也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在这句话下面,毛宗岗也有一句深沉的感慨:“人固不易知也,知人亦不易也!”是啊,人性太复杂了,太深刻了,就连曹操这样了不起的政治领袖都没办法了解其中的奥妙。曹操毕竟还是比较宽厚大气的,尽管于禁让他如此失望愤怒,但也没有进一步处置于禁。等到曹操一死,曹丕继魏王位,对于父亲遗留下来的老臣,就没有那么客气厚道了,尤其是对他很不齿的于禁。但是,父亲尸骨未寒,处置于禁不能做得太明显,于是曹丕使了个阴招。他把于禁找来:“你是追随我父时间最久的、也是他最信任的武将,现在我父去世了,修陵墓的监工职责你来承担最合适。”于禁领了新魏王令旨,到曹操陵墓工地一看,曹丕对自己不错,大办公室都给自己盖好了,但进了办公室一看...
关键词: 曹丕  父亲  人性  曹操  陵墓  

水淹七军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于禁之所以为曹营名将,主要并不在于其勇力,而在于能识大体,且多谋善断,很有点智商,所以曹操才会委以重托,让他主持对敌名气更大的关羽。可惜曹操没能看清于禁的蜕化,没能料到那个壮年时任谤任劳、顾全大局的于禁已经变成了一个唯恐庞德“成了大功,灭禁威风”的嫉贤妒能的小人。一个人一旦被私利挡住了眼睛,就多半会像于禁一样,“大体”固然置之脑后,连智商也大大降低,甚至应该保存的一点气节人格也都没有了。面对战场上的优势局面,于禁竟然嫉妒庞德,担心他独成大功,于是命人鸣金收兵。所谓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庞德只好懊丧地放弃了大好战机,回来质问于禁:“主帅为何鸣金?再有几个回合我就可以擒斩关羽!”于禁只好一味遮掩:“...
关键词: 关羽  庞德  关公  荆州  曹操  

贾诩奇计间韩遂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于禁仍然是作为“道具”存在的。一直到了关羽军事生涯的顶峰——水淹七军这一段,于禁才又一次登台亮相。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屡败曹军,威名远震,曹操甚至想迁都避之。谁能对付关羽呢?手下经验丰富的大将凋零过半,于禁几乎成了主帅的唯一人选。曹操命于禁率领七支军队组合成集团军,前去对抗关羽,但先锋官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这时候,庞德自告奋勇,愿意承担这项重任。庞德什么来历呢?他本来是西凉马超手下的一员勇将。当年潼关大战,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这是曹操平生最狼狈的时刻之一。什么叫作“割须弃袍”?请看第五十八回: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
关键词: 庞德  曹操  贾诩  马超  韩遂  

分辩事小,退敌事大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这一讲我们点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智慧人物。回头总结一下,前面我们讲过的三个人物呈现了一种“名气/地位递减”趋势。诸葛亮是《三国志演义》的“三绝”之一,当之无愧的男主角;庞统我们也相对熟悉,因为“伏龙凤雏”并称,地位比较重要;贾诩我们就比较陌生了,比“死跑龙套的”戏份稍重一点而已。这里我们要讲到的于禁比贾诩戏份还要少,他只出场了两次,也就是比“曹兵甲”“曹兵乙”稍微强一点,基本上是个“龙套角色”。其实于禁这个名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低,只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于禁不是作为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战场上冲杀的“道具”出现的。一般都是“于禁出马,跟某某某大战数十回合,或胜或败”一类描述,谈不上作为一个角...
关键词: 地位  曹操  退敌  青州  夏侯惇  

全能智囊

作者:马大勇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简介: 但是贾诩的智慧还不止于此。因为拥立之功,曹丕登基称帝之后,封贾诩为太傅,是为文官之首,地位非常显赫。但贾诩并不因此居功自傲,而是地位越显赫,做人越低调,不仅自己小心谨慎,而且还约束家人弟子,不得借自己的地位胡作非为,最后贾诩平安度过一生,以七十七岁高寿安然逝世。他所生活的汉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命运最糟糕的一个时期,常常莫名其妙被卷进政治旋涡,动辄得咎,很少有能够明哲保身的。在人生这个大关节上,贾诩仍然表现出了绝顶的智慧,这是他更加了不起的成就。这让我们想起《论语》中的一段记载:孔子评价一个叫南容的学生:“南容,可妻也。”为什么呢?南容这个人非常有才华,而且情商非常高:“邦有道,不废;邦无道...
关键词: 政治  智慧  贾诩  智囊  全能  
上一页 1 2345678910下一页  第 /7088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