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李子群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9407次
ISBN:978-7-5227-1442-4
简介:

本书将蒋孔阳不同时期的著述进行贯通,从美学史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和美学原理研究三个方面讨论蒋孔阳的美学思想,蒋孔阳关于美学史的研究、关于“诗”的辩护,以及他的形象思维论、审美情感论、审美功利论、审美教育论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概括。本书注重在比较的视域中揭示蒋孔阳对理论热点、理论难题的应对,并注重提炼蒋孔阳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与学术风格。

茶埠:浙西绿茶的历史、空间与叙事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446次
ISBN:978-7-5227-1621-3
简介:

开化场的“场”是否等同于宋代“十三场”的“场”?明清时代芽茶崛起,是否影响了贡茶制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遂淳产区为何能在全国茶叶出口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浙西地区绿茶发展的书籍。作者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试图从历史、空间、叙事三个维度探索、深描“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的茶叶发展史与文化。

别样的风景:解码泰国电影

作者: 崔颖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780次
ISBN:978-7-5227-1351-9
简介:

本书从泰国电影史、泰国电影新浪潮、泰国类型电影创作、泰国电影产业发展等几方面对泰国电影进行了全面介绍。作为亚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确立了本土电影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创造出风格独具的电影范式,并通过对民族身份的想象与认同、国家历史的记忆与叙述完成了自身主体性建构,成为又一代表性的亚洲电影新势力。

乡村农业产业培育中县域政府的行动逻辑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130次
ISBN:978-7-5227-1931-3
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为指导,在扬弃“委托—代理”模型、压力型体制、晋升锦标赛、行政发包制、项目制、统合主义、嵌入性自主、发展型政府理论等诸多分析范式学术思想基础上,从情境、行动者、过程、结果四个要素入手,构建了“情境—过程”分析框架,并以此分析框架为据分别从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农业产业技术革新、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层面解析县域政府培育农业产业的行动逻辑。本书不仅为优化欠发达地区县域政府培育农业产业的行动策略提供理论工具,而且能够为规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执行偏差提供借鉴。

生态文明体系论

作者: 黄承梁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719次
ISBN:978-7-5227-1801-9
简介:

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当其(或有希望)以向生态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文明形态出现,作为现社会形态构成要素的文化理念、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面貌,等等,如何转型及以何种方式转型,便成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书以“生态文明体系”为主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五个方面,探求了“生态文明体系”及作为其内涵的“五大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建设路径、发展目标,旨在为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文学与人类学:20世纪上半叶中法之间的话语关联

作者: 佘振华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551次
ISBN:978-7-5227-1587-2
简介:

本书以文学与人类学为视域,从大文学和整体人类学出发,通过历史文献和事象双重文本,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法之间的话语关联史,以呈现该时期中法两国围绕重大话语展开的思想交流与人员交往。作者选择了两组不同倾向的话语,即偏向观念史的话语和偏向学术史的话语。前者包含“科学”与“实证”、“群学”与“国家”两组概念,后者包含“社会”、“民族”、“歌谣”与“民俗”四种学域。从法国角度看,本书依次选择了孔德、涂尔干、莫斯和葛兰言等四位学者。他们或为法国年鉴学派之先驱,或为该派三代学者之翘楚,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实践中,本书依次选择的个案有蔡元培、刘半农、20年代中国留法生群体、莫斯的中国学生(以凌纯声和杨成志为代表)和杨堃等,他们都曾与上述法国学者构建了间接或直接的话语关联。

艺术超越论:思入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

作者: 郭宾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270次
ISBN:978-7-5227-1562-9
简介:

本书以德国哲学美学中的艺术超越论为主导论题,重构了卡西尔的艺术符号论,反思了海德格尔的艺术存在论,试图搭建艺术符号存在论。通过在二者之间探究人、艺术与存在的关系,尝试廓清康德—黑格尔—卡西尔与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这两条学术史线索。进而以科技与艺术的对峙关系为视角,对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达沃斯之辩(1929)”进行研究,认为揭露卡西尔论神话思维中的孤立原则,可以发现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失误,可以证明海德格尔的“畏”无法取消卡西尔对“爱”的唤回,“诗意栖居”无法救渡技术世界,相反,卡西尔的文化之思,有待进一步推进。

数字文明的经济革命与社会迭代

作者: 许正中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438次
ISBN:978-7-5227-1693-0
简介:

技术的突破、产业的创新、管理的革命和价值观的重塑是每一个人类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人类萌生于原始的工具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正在创造数字文明,不断地提升生产力、塑造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着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变革。工业文明碾压农业文明,重点在于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中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即将来临的数字文明碾压工业文明,重点在于数字经济取代工业经济中的重复性脑力劳动。数据作为新生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要素,是迄今为止最具创新性、创造性、创业性、创富性的生产要素,势必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规律和社会运行规律,催生一个相互赋能、浸透式、嵌入式的全球化。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全新时代,数据这一生产要素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全面彰显,正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引擎。

上一页 363364365366367 368 369370371372下一页  第 /341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