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六谕诠释史
明太祖朱元璋发布《教民榜文》,明确以“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句话来教化百姓,后世称圣训、六谕。在明初,一时摇铎口唱,坊乡皆然。然而,随着明初所设定的基层秩序的衰微,明代士大夫开始重拾宋元以来乡约的基层教化组织形式,结合六谕,开启了十六、十七世纪以六谕为宣讲核心的新型乡约体系。明清士大夫配合乡约、族规、家训,对六谕进行诠释,产生了众多文本。从最早的成化年间王恕的《圣训解》,到晚清的《宣讲拾遗》,存世文本近百种。本书梳理了六谕诠释史及文本流变,对存世文本进行汇辑,有利于探视明清两代基层教化之细微处。
南大亚太评论.第9辑
《南大亚太评论》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两辑。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地区和相关全球性问题,包括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九辑《南大亚太评论》以“中国国关史百年回顾”为专题,主要采用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如实描述讨论的进程,围绕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要不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如何实现中国化”这三个主题,展示讨论各方的主要观点和分歧,考察百年来学者们观点的变化和取得的共识。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本书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涵外延、本质特征、时代要求、政策依据进行系统阐释。在对全国102所高校师生进行相关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视角揭示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弱点、难点和盲点。结合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集目标价值、内容方法、过程管理、基础保障于一体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24
本报告是在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组织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与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共同编写,是反映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
报告由综合篇、行业篇、专题篇和附录四大部分构成。综合篇从宏观角度全面总结和客观分析中国物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持续追踪中国物流产业宏观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刻画中国物流发展的总体脉络与规律;行业篇针对交通运输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和农产品物流四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专题篇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中国物流发展前沿,针对物流发展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等进行深度剖析;附录梳理了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历年发布的物流相关政策与规划的重要内容以及历年物流业相关统计数据。
社交行为与模糊偏好视角的大规模群决策
本书面向新时期广泛存在和大量涌现的一般复杂不确定决策需求,介绍社交行为与模糊偏好视角下的大规模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本书共十章,第一至三章分别介绍了大规模群决策、二型模糊决策、社会网络分析等基本概念与方法;第四至六章分别结合二型模糊决策、社交信任关系、聚类分析研究了大规模群决策;第七至九章介绍了社交信任行为对群决策共识的影响及其在社会化商务决策与推荐中的应用;第十章对本书进行了总结。本书适合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决策分析教材,也可供对复杂群决策研究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多学科专业英语论文体裁对比分析:实验方法写作
“实验方法”是实证性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为读者提供和再现实验手段,因此该部分的写作至关重要。本研究共从十三个一级学科中二百余种高因子国际学术期刊上选取了近四百篇不同类型实证性学术论文,建设了一个小型的学术英语论文语料库,分别研究了问卷调查、传统实验及建模实验三种不同类型实验方法的写作特征,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学科同一类型及同一学科不同类型实验方法部分的体裁特征,为不同专业学者撰写学术英语论文提供帮助。
基层政社关系:机制、挑战与数字时代的重塑
既有关于中国社会稳定奇迹与基层治理的研究无法解释基层治理“高负荷与低投入的悖论”,本书提出基层政社关系是理解基层治理负荷与治理能力的关键视角,并聚焦基层治理奇迹中政社关系优势的形成机制与数字化时代的挑战这一核心问题,使用宏观背景数据、全国代表性调查数据、实地调查案例和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用户留言数据分析了数字政府对政社关系的整体影响、作用机制与挑战,进而聚焦政社关系这一核心中介变量为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基层治理能力提供对策建议,提出技术、制度与需求响应型的数字政府建设模式。
晚清异域游记传播研究
本书是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晚清域外游记传播研究”(L20AXW006)的结项成果,从异域游记传播的各环节入手,强调其媒介性以及藉此连接的关系,以细节化生活性的史料揭示晚清政治舆论环境下,现代观念形成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