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
本书基于全国高校调查,深入分析数字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新、区域发展和组织重构问题,同时也对女性创业、社会创业和未来创业这三大主题展开了探讨,以期对数字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人口转变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效应研究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正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正面临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口红利衰减、经济增速减缓、老龄化日益严峻等现实问题凸显,在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历程和趋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行列等课题,并考察亚洲、中东欧地区、拉丁美洲等相关国家迈入高收入行列的成功经验与相关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人口与经济发展策略,不仅关系中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也是新常态下构建适合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的现实选择,为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参考。
大转向:战后美国选举政治变迁研究
本书选用权威调查数据,采用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围绕政治极化和政治再结盟等议题,系统分析了战后美国选举政治变迁的动因、趋势和影响。本书有利于读者理解当下美国政治的走向和中美关系的演变。
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式分权视...
企业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微观基础,其创新投资的标的和方向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更要考虑其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本书以“中国式分权制度”为研究视角,将分权制度、地方政府和企业纳入统一框架下,从行政发包、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锦标赛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制度如何塑造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书不仅为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基于微观企业创新方面的经验证据,还揭示了企业和地方政府创新激励不足的制度根源,可以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85新潮美术运动”
本书从“审美革命”“叙事革命”“视觉革命”三个维度定位“85新潮美术运动”:“审美革命”,是指颠覆了一元论的艺术创作规范和理论阐释格局,开始建构多元的艺术实践框架;“叙事革命”,是指艺术家个体审美经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由此实现色彩与造型的自主;“视觉革命”,是指基于对西方现代派艺术视觉语言的移植模仿,将艺术变成了自律性的形式游戏。这种定位为研究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运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
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
《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是一部由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通过国宝级文物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大众读物。
中国文物众多,类型丰富,它们凝结着中国历史的智慧,反映着中国历史的厚度,展现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透过文物能够认识历史中国,能够感悟文明中国,同时也能够体会中国考古走过的峥嵘岁月。我们遴选了十件代表性文物,通过专家学者们娓娓道来的叙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呈现文物的发现、文物的内涵,以及文物所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我们力求使文物活起来,使中华文明更加立体地加以展示。
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良,语言朴实,集专业性和普及性为一体,是广大读者走近文物,打开认识中国历史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