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现代中国作家的南洋叙事

作者: 颜敏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46次
ISBN:978-7-5227-4191-8
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从鸦片战争到万隆会议前后,现代中国作家南洋叙事的主要阶段、运动轨迹、独特策略及其之后的思想资源与知识谱系,指出了现代中国作家的南洋叙事经验所具有的思想史意义与方法论价值,在对作家作品的精彩分析、研究方法的创造性融合、思想观点的碰撞等方面,体现了其内在的学术活力,可予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启发。

西北地区农村教学点信息化演进研究

作者: 马晓玲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39次
ISBN:978-7-5227-3696-9
简介:

本书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思想以及质性研究范式,结合少量数据量化分析,梳理了西北地区农村教学点信息化演进的过程、路径、逻辑及问题等,以期丰富教学点信息化的相关研究,为教学点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我国国民生态素质教育研究

作者: 邵娜娜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588次
ISBN:978-7-5227-3621-1
简介:

本书在对各类生态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国民生态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旨在帮助人们学会以内向的精神修炼控制外向的过度欲求,建立起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科学认知,进而以整体、系统、宏观的思维构筑一个普遍关怀、返璞归真的生态型和关联型社会,接轨教育现代化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远景战略目标,增强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夯实“中国之治”基础。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叙事:《天下月刊》中国现代文学英译...

作者: 刘月悦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339次
ISBN:978-7-5227-4216-8
简介:

《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1935—1941)是第一本由中国人主办的致力于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全英文期刊。《天下月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次成批量、成规模地被介绍到西方,是中国现代文学早期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翻译的文化研究为基本视点,通过史料梳理、案例考察、综合分析、扩展研究等方法,将这一译介活动置于文化交流的空间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动态考察,同时通过对《天下月刊》的研究,观察20世纪30年代中外文化交往的情况。

《天下月刊》在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民族性立场、现代性期许与世界性视野之间的碰撞与榫卯,体现了文学翻译当中处于不同权力位置的文化之间主导与抵抗的复杂关系。《天下月刊》同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现代文学输出的过程中所探寻的道路、遭遇的困境,可为我们今天如何提升中国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如何让中国文本与世界视域建立更密切深入的联系等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今日世界文学.第九辑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191次
ISBN:978-7-5227-4149-9
简介:

《今日世界文学》上的文章与创作强调全球化与世界视野,旨在推动跨区域、跨语言、跨媒介、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兼顾理论批判与案例分析,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反思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中的价值意义。在《今日世界文学》的第9辑中,共有16篇学术论文,2篇文学创作,2篇书评,分别涉及到世界文学理论与反思、区域文学研究、跨文化与跨媒介研究、中国文学与世界等几大主题。

环境法评论.第十辑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59次
ISBN:978-7-5227-3940-3
简介: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是蜚声海外的人才基地、咨政成效卓著的高端智库和前言思想荟萃的学术重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所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1年即被教育部评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主办的《环境法评论》常设热点专题、理论前沿、实务进展、国际动态、硕博论文集萃、新人新作、会议综述、案例评析、书评等栏目,每期具体栏目设置视当期稿源而定。《环境法评论》第十辑主要聚焦环境公益诉讼专题、理论前沿、热点聚焦三部分。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研究

作者: 王雪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85次
ISBN:978-7-5227-3754-6
简介: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处于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现代主义文论阶段。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心主义文论仅仅关注作品本身,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是主客观统一的整体论。它回答了真正的文学作品建立在声音结构的基础之上,存在于集体的意识形态之中,只有通过个人的心理经验才能理解。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中的重要观点为西方文论的发展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论语广义

作者: 秦际明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2965次
ISBN:978-7-5227-4147-5
简介:

本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新编中国哲学经典阅读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种,以《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儒家义理。本书从古汉语字义和使用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微妙差异、相关礼仪制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对《论语》进行了解读,展示了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世界的社会与思想,以及所提出的修德的境界与方法。本书认为,孔子不是思辨性的哲学家,而更像是一位建构社会基础秩序的立法者以及文明规则的制订者。

上一页 6667686970 71 72737475下一页  第 /341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