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八辑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金元史。此为第38辑,收录35篇学术专论,分为名家访谈、宋代经济史研究、宋代政治史研究、文献与考证、宋代文化史研究、五代辽金史研究、综述与书评等栏目。本辑所刊论文,或研究考证提出新见,或发掘新史料,为学界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宋辽夏金元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中国政治学.2024年.第三辑:总第二十三辑
本书为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集刊。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4年第三辑,分为:政治学理论、专题: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专题:历史政治学与国家构建。
体育舞蹈研究:以拉丁舞为例
本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体育舞蹈理论,涵盖体育舞蹈绪论、审美原理与美学特征、教学与训练法以及竞赛与评判;下篇为体育舞蹈实践,本书在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教学方面有所创新,为每个动作配备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学习。本书能够为体育舞蹈的教学与训练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为体育舞蹈在中国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一套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从而助力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
人工智能与就业冲击:来自机器人的证据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不仅带来了就业冲击风险,而且增加了就业机会。本书紧扣中国现实情境,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等理论,以工业机器人使用为例,理论探讨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作用机制,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以及工资收入产生的影响。本书尝试将工业机器人行业岗位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匹配起来进行研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这种宏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有益的研究视角创新,并且通过对“机器换人”的就业冲击特征的揭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广州制造业
何谓智库?一般理解,智库是生产思想和传播智慧的专门机构。但是,生产思想产品的机构和行业不少,智库因何而存在,它的独特价值和主体功能体现在哪里?再深一层说,同为生产思想产品,每家智库的性质、定位、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一家智库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产品内容和传播渠道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直接决定着一家智库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道,是必须首先回答清楚的根本问题。
从属性和功能上说,智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团体,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更不是所谓的“出点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术士俱乐部。概括起来,智库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明确目标,就是出思想、出成果,影响决策、服务决策,它是奔着决策去的;第二,要有主攻方向,就是某一领域、某个区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直面重大问题的;第三,要有具体服务对象,就是某个层级、某个方面的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它是择木而栖的。当然,智库的功能具有延展性、价值具有外溢性,但如果背离本质属性、偏离基本航向,智库必会惘然自失,甚至可有可无。因此,推动智库建设,既要遵循智库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突出个体存在的特殊价值。也就是说,智库要区别于搞学科建设或教材体系的大学和一般学术研究机构,它重在综合运用理论和知识分析研判重大问题,这是对智库建设的一般要求;同时,具体到一家智库个体,又要依据自身独一无二的性质、类型和定位,塑造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占据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制高点,这是智库独立和自立的根本标志。当前,智库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不一而足,实践探索也呈现出八仙过海之势,这当然有利于形成智库界的时代标签和身份识别,但在热情高涨、高歌猛进的大时代,也容易盲目跟风、漫天飞舞,以致破坏本就脆弱的智库生态。所以,我们可能还要保持一点冷静,从战略上认真思考智库到底应该怎么建,社科院智库应该怎么建,城市社科院智库又应该怎么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建院时间不短,在改革发展上也曾经历曲折艰难探索,但对于如何建设一所拿得起、顶得上、叫得响的新型城市智库,仍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近几年,我们全面分析研判新型智库发展方向、趋势和规律,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标全球城市未来演变态势和广州重大战略需求,深刻检视自身发展阶段和先天禀赋、后天条件,确定了建成市委、市政府用得上、人民群众信得过、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新型城市智库的战略目标。围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边探索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初步形成了“1122335”的一套工作思路:明确一个立院之本,即坚持研究广州、服务决策的宗旨;明确一个主攻方向,即以决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坚持两个导向,即研究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升两个能力,即综合研判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确立三个定位,即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瞄准三大发展愿景,即创造战略性思想、构建枢纽型格局和打造国际化平台;发挥五大功能,即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国际交往。很显然,未来,面对世界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的时代矛盾,我们跟不上、不适应的感觉将长期存在。由于世界变化的不确定性,没有耐力的人常会感到身不由己、力不从心,唯有坚信事在人为、功在不舍的自觉自愿者,才会一直追逐梦想直至抵达理想的彼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作为以生产思想和知识自期自许的智库,我们确实应该树立起具有标杆意义的目标,并且为之不懈努力。
智库风采千姿百态,但立足点还是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有组织地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的尝试,也算是一个创举。总的考虑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突出优势和特色,形成系统化设计、专业化支撑、特色化配套、集成化创新的重大课题研究体系。这项工作由院统筹组织。在课题选项上,每个研究团队围绕广州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各自业务专长和学术积累,每年年初提出一个重大课题项目,经院内外专家三轮论证评析后,院里正式决定立项。在课题管理上,要求从基本逻辑与文字表达、基础理论与实践探索、实地调研与方法集成、综合研判与战略谋划等方面反复打磨锤炼,结项仍然要经过三轮评审,并集中举行重大课题成果发布会。在成果转化应用上,建设“研究专报+刊物发表+成果发布+媒体宣传+著作出版”组合式转化传播平台,形成延伸转化、彼此补充、互相支撑的系列成果。自2016年以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已组织开展4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积累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绝大部分以专报方式呈送市委、市政府作为决策参考,对广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些内容经媒体宣传报道,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我们认为,遴选一些质量较高、符合出版要求的研究成果统一出版,既可以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也能为关注城市问题和广州实践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观察窗口,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们充满底气地策划出版了这套智库丛书,并且希望将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智库建设实践中形成一条兼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景观带。
感谢同事们的辛勤劳作。他们的执着和奉献不但升华了自我,也点亮了一座城市通向未来的智慧之光。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2018年12月3日
游记所见:近代日本的双重中国认知
近代日本游华知识人曾根据自己的中国体验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新“中国形象”,这些形象是在“古典中国”与“现实中国”的交互参照中产生的,这些自域外生成的中国观进一步反馈至日本,并参与形塑了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知识人大致形成五种中国观类型,即“荣衰一体”、“病体待治”、“日本中心”、“文明反思”与“幽玄浪漫”的中国观。通过对日本游华知识人中国体验之比对与分析,指明近代日本人的对华傲慢端倪,乃源于明治以降日本知识人的游华体验,而“双重中国”是其中国观的主流认知方式,主要表现特征就是“古今分裂”与“厚古薄今”。现当代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依然存在着“双重中国认知”的明显倾向,体现了超事实褒贬下的臧否失据和敬慢混杂时的标准不一。
因果关系概率分析研究:因果概率理论的“NPRC”问题研...
因果关系是当今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本书主要探索因果概率理论的直观前提被质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因果关系概率分析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直观前提,即原因总会增加其结果发生的概率。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这一直观前提提出了疑问,C确实是E的原因,而C却没有增加E发生的概率,即“NPRC”问题。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学者关于因果关系概率分析理论的直观前提的质疑,指出该问题发生于以下几种作用情形,主要包括居间变量作用情形、共因作用情形、负作用情形和相互作用情形,以及由充分原因和必要原因所引起的问题情形等,并从殊型因果和类型因果层面来探索关于“NPRC”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