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

作者: 张秀仿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77次
ISBN:978-7-5227-3455-2
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和出版史,勾勒出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的发展脉络,探究德莱顿、蒲柏与约翰逊等批评家莎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在这一历史时期莎士比亚身份和形象的发展变化。首先,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奠基期、跃升期与完善期三个阶段。其次,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寓教于乐、自然法则和普遍人性论为基本原则,形成了以德莱顿的莎士比亚人物性格论、蒲柏的莎士比亚戏剧结构论和约翰逊的悲喜场景杂糅体论为核心的批评体系。最后,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与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兼具偶像化、经典化与大众化三重特征。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家使用的“保守”或“墨守成规”标签并不客观,求“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发展,不仅是那个时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戏剧理论发展的内动力。

欧阳修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孙宗英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121次
ISBN:978-7-5227-3420-0
简介:

本书以全新视角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以欧阳修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挖掘二者相依共生关系,梳理出欧公兴趣爱好、自我命名、身体状况、物质基础、家庭生活等方面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纷繁关系,给宋代文学研究提供新型示范。

文化研究.第54辑

作者: 陶东风 周宪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755次
ISBN:978-7-5227-4080-5
简介:

本辑《文化研究》重点关注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研究,以及当代数字人文的学术进展。在当代文化与艺术现象中,媒介是不仅是中心议题,更加为理解媒介的意义、内涵以及媒介的原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晚近以来,对跨媒介性或者媒介间性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疑难,并且为回顾文化艺术的历史进程及其逻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路径。此外,在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进程中,如何借助数字手段,调动云平台、大数据、计算机算法等应用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也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伴随AI学习的技术提升,数字环境中的哲学美学、伦理学与文化研究等诸多新议题愈加得到广泛且深入的讨论。

语言地理与文化:山西代表性民间舞研究

作者: 索美超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198次
ISBN:978-7-5227-4365-3
简介:

山西民间舞蹈是在山西自然环境和独特历史背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山西民间舞蹈生发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运用拉班动作科学原理和“体现”的研究方法,聚焦山西代表性民间舞蹈的语言,对不同区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舞具、服饰、妆扮、音乐、场图等语言符号进行剖析,考察其在山西文化地理作用下的历史演变及语言特征,阐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山西代表性民间舞蹈语言的文化源地、扩散与流变,揭示和解释民间舞蹈语言与地域文化地理的关系。

虚拟整合:互联网时代社会结合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作者: 张兆曙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988次
ISBN:978-7-5227-3939-7
简介:

互联网技术重新定义和重塑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时空结构,进而形成一种以信息技术范式为基础、按照互联网逻辑组织起来的新型社会形态——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革命性变化在于,人类社会从以面对面接触为基本特征的在场整合,进入以非面对面接触为基本特征的虚拟整合。相较于在场整合而言,虚拟整合主要表现为一种跨时空的建构性。作为虚拟整合的组织形式,平台通过对外和对内的技术赋权,实现了从平台企业向平台市场和平台社会的升级和蜕变。平台社会不仅将虚拟整合潜在的建构性兑现为现实的建构力,而且通过平台型社会生产结构深刻改变了工业化以来的社会生产方式。本书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结合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示范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881次
ISBN:978-7-5227-4285-4
简介: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12月在上海考察时作出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这一重要指示,以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研究。在谋篇布局上,本书以“总论+五篇专题”的形式展开。总论着眼于为本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阐明研究的总体逻辑和重点研究对象。五篇专题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展开,每篇专题围绕一个特征,结合上海的现实情况提出若干研究主题开展深入研究。

中亚研究.第九辑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500次
ISBN:978-7-5227-4207-6
简介:

《中亚研究》为学术集刊,连续学术出版物,主要发表中亚问题研究类论文。

本辑为《中亚研究(第9辑)》包括20世纪20年代苏联对阿富汗援助的经过及失败、中国—中亚输电走廊:构想、规划与挑战、乌兹别克斯坦情报系统:组织结构、改革进展与重点任务等文章。

歧视的法治化治理

作者: 石颖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27次
ISBN:978-7-5227-4007-2
简介:

歧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法学上的歧视是指缺乏合理的理由而对人实施的不利对待。对歧视的法律判断,应综合采用“规范性判断”“理论性判断”“相对性判断”“排除性判断”这四个系统的标准。歧视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形成原因。对于我国而言,除了应当直面传统歧视,还应当高度重视算法歧视以及制度性歧视。在对歧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理念与制度再造,推动实现歧视的法治化治理方式与国家政策调整、制度机制变革、社会经济发展、宣传教育普及等各类消解歧视的方式的有机协作,从而对反歧视法律理论提供指导,对法律实践提供支持。

上一页 7071727374 75 76777879下一页  第 /341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