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唐代礼仪文献与礼制研究

作者: 陈飞飞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72次
ISBN:978-7-5227-4010-2
简介:

唐代的礼仪制度既是中国古代五礼制度的发展高峰,又是唐宋之际国家礼制与社会礼俗发展变迁的重要过渡阶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书从唐代礼仪制度的文本载体——礼仪文献入手,先是整体把握其撰作与存世情况,然后论证其与唐代施行的礼仪制度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全面讨论唐代礼仪文献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书还从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的视角探究唐代礼仪制度的内容特点与发展变迁轨迹,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现有的礼制研究成果,而且对于唐代一些礼仪制度的施行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指出不同类型的礼仪文献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与时空局限性。另外,本书还对唐代礼仪文献的自身特点、统一与矛盾的细节、文质观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

作者: 潘涛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510次
ISBN:978-7-5227-3894-9
简介:

本书以界定分析“一带一路”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形成依据和传导机制为基础,基于增加值核算视角,系统研究“一带一路”OFDI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效应。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样本国,按照技术异质性分国别和行业两个层面测度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价值链分工、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制造业升级效应状况。

清代江南职业昆班研究

作者: 裴雪莱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1172次
ISBN:978-7-5227-3795-9
简介:

全书共有五章,附录五种,以清代江南职业昆班为研究対象,关注到昆班的人员结构及演剧活动、生存策略及演剧影响,以及职业昆班与家班、曲社等不同戏曲唱演传播载体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昆班演剧市场及其变迁等内容。

基于重要度的基础设施韧性研究

作者: 兑红炎 杨咏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705次
ISBN:978-7-5227-4250-2
简介:

本书以基础设施为对象,重点提出基于重要度的基础设施韧性管理思路,创新性地阐述在多灾害连续损伤和维护过程中基础设施如何快速恢复和重构的问题,填补了以重要度视角识别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空白,增强了其抵御自然灾害的快速恢复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内容了解当前基础设施韧性的热点问题、挑战和趋势,同时,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能够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

海洋文化与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作者: 司聃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47次
ISBN:978-7-5227-3913-7
简介:

本书关注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方外交流,突破以“史”为主要叙述脉络的局限,而以“方外交流—海洋人文”为研究主线。本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对两国方外文化交流做比较性研究;二是有意识地梳理海洋人文在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海洋人文精神”概括两国方外文化交流的特质。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测评及其市民化路径研究

作者: 崔铭香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34次
ISBN:978-7-5227-3495-8
简介:

适应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大批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事关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融入的水平和质量。本书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表征维度与构成要素;在采集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构成要素基础上,设计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测评框架;并以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测评体系为工具,全面了解与调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性现状,总结其城市性缺失的表现,剖析其城市性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提升及其市民化的策略与机制,以期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顺利市民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教育异化现象的人学探究

作者: 刘新敏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676次
ISBN:978-7-5227-4135-2
简介:

伴随教育的逐步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致使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人本身在教育中逐渐失落。本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举证论述教育领域的异化现象;通过对教育异化现象的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指出教育异化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原始朴素教育经制度化教育向本真教育发展的必经过程;进而,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研究视阈,提出消解当前教育异化现象,复归教育价值理性的历史必然性及人学路径。

国家档案精品走出去研究

作者: 王小云
出版日期:
浏览次数:818次
ISBN:978-7-5227-3927-4
简介:

本书在总结国内档案精品走出去的实践与研究现状以及借鉴国际组织和德韩等国典型做法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为何要研究走出去,这是基于服务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必要性,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必然性,以及筑牢国家文化安全的紧迫性。其次,论证需要凝聚什么精品走出去,包括但不限于独具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精品,服务中国发展的档案制度精品,以及根植中国实践的档案学术精品。最后,论述应该选择什么方式走出去,包括但不限于怎么走出去,如何走得好,以及走出去之后的反馈和改进。

上一页 8889909192 93 94959697下一页  第 /341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