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伴而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外交进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的经济伙伴选择标准以及相应的地区合作拓展策略。研究不仅帮助对潜在的中国经济外交对象国进行“画像”,也为理解和把握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东盟国家的关系进展,探索如何进一步拓展中国与其他地区的制度化交往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的阶梯: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技术进步是收入增长的源泉,中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突破口在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那么,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波涛滚滚源自海底暗流,技术创新的阶段式发展源于背后技术学习机制的不断演化。本书基于发展阶段理论、技术学习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经典理论,结合中国实践,构建创新阶梯模型,对发展阶段的不连续性与技术学习的连续性进行逻辑一致的解释,提炼出“自主性引进”这一核心概念,分析不同技术学习机制的互动演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这一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系统总结国内外经验和教训,据此对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难点”“堵点”“痛点”进行科学诊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研究:以厦门为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种种矛盾冲突不断爆发,对世界经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中国面临经济潜在增速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下滑、逆全球化潮流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项挑战。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以外向型经济为鲜明特征的城市,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格外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看到危与机并存,善于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坚定走开放发展之路,以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为指引,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厦门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巩固提升厦门的经济“双循环”优势,充分利用新时代国家开放政策,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生效等战略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实践要求与战略选择
本书分总论和专题两篇。总论篇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同时对社会生产力有关理论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专题篇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数字经济实践进展与案...
数字经济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的新引擎新动能。本书聚焦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议题,主要内容涉及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热点、学术研究热点的总体考察;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实践进展、典型案例。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决策参考及数据支撑。
21世纪的经济发展:来自非洲历史的经验
非洲是世界最古老的大陆,在资源和自然条件方面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大陆,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使非洲的经济过于单一,成为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大陆,本书回顾了非洲400年的奴役和殖民历史,向读者展示了当今的非洲和影响非洲大陆的经济问题。作者还选取了亚洲的一些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何摆脱非洲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的方法。
夯实复苏基础的中国宏观经济
本书对下阶段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202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六大短期风险点包括:宏观政策力度不足或提前回撤导致复苏进程中断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共振造成较大中短期下行压力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上扬的结构性区域性风险;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再次回落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中国资本市场波动风险;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对立产生强烈经济外溢效应。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应对的四大中长期挑战包括:在复苏过程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累积问题;在复苏过程中深度修复微观基础和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在开放发展中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中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扭曲问题。今明两年需高度关注六大短期风险和四大中长期挑战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为此提出了十三方面若干条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