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为他推理的定义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已经说明了为自与为他推理二者中的为自[推理],[法称]为了说明为他[推理],说:为他推理指的是,对具有三相的证因的陈述(ākhyāna)。3.1说:“对具有三相的证因的陈述”。三相,即肯定遍充关系(anvaya)、否定遍充关系(vy-atireka)、主题所属性(pakṣadharmatva)。拥有[三相的证因]是“具有三相的[证因] ”。[为他推理指的是]对具有三相的事物,即如此证因的陈述。通过它[具有三相的证因]被陈述、被表明,因此有“具有三相的[证因]”的陈述。那么,它是什么呢?是言语(vacana)。因为通过言语,具有三相的证因被陈述。此[言语]是为了他人,[所以是]为他的。[反论者难...
关键词: 定义  言语  推理  本质  施设  

关于无认识的附论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若[问]:“如果说否定因是一个的话,那么为何有十一项关于不存在的证因呢?”[法称]答:这些所有的、对结果的无认识等十项无认识的论证式都被包含在对自身的无认识之中。2.42“这些所有的……”云云。“这些”指的是无认识的论证式。在此之前提到的[十一项无认识的论证式]已经被解说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即[问到:]“到底(api)伴随着的,是对哪些[无认识]的把握(grahaṇa)呢?”的话,[法称]说:“对结果的无认识等”。[若说:]“伴随着的,是对结果的无认识等三项或四项的把握”的话,[法称]说:“十项”。在这种情况下,即[若说:]“伴随着的把握只是关于所举的十个[例子]”的话,[法称]说:“所有的”...
关键词: 事物  不存在  相违  关系  意思  

无认识的种类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现在,为了显示无认识种类上的区别,[法称]说:并且,基于应用(prayoga)上的区别,此[无认识]有十一种在《正理滴论》中,法称将“无认识”分为十一种。而在《释量论》中为八种;《定量论》中为十种;《因滴论》中为三种。对照表见Kajiyama[1966,153]。">[1]。2.30并且,此无认识有十一种。“有十一种”指的是它有十一种类。种类上的区别基于什么呢?“基于应用上的区别”。“应用(prayoga)”,指的是使用(prayukti),被称为言语所具有的言说功能。因为,有时言语直接地言说了[否定对象之外的]其他对象,有时言说了其他的否定对于此句 DhP解释说:“‘有时’,即在相违的事物的...
关键词: 种类  事物  触觉  相违  毛发倒竖  

无认识的原理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若[问]:“为何不承认‘即使基于对不可见事物的无认识,也能论证否定’呢?”[法称]答:又(api),只有基于如上所说的[对可见事物的]无认识,才能使否定成立。2.25只有基于如上所说的对可见事物的无认识,才能使否定的表现成立。因此,不说基于其他的[不可见事物的无认识]。首先,若[问]:“为何基于此[对可见事物的无认识]呢?”[法称]答:因为在事物存在的情况下,它是不可能的。2.26因为在作为否定对象的事物存在的情况下,对可见事物的无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由于[可见事物的无认识]是不可能的,基于此[可见事物的无认识],[才能]使否定成立。若[问]:“为何只基于此[可见事物的无认识]呢?”[法称]...
关键词: 原理  事物  不存在  知觉  记忆  

证因的必然性:本质上的结合关系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又,若怀疑:“为何三者是证因呢?又为何其他不是证因呢?”为了显示如何只有三者是证因,且如何其他不是证因这样的两点,[法称]答:因为,存在着本质上的结合关系(svabhāvapratibandha)“本质上的结合关系”(svabhāvapratibandha)是法称所提出的把握遍充关系(vyāptigraha)所需的条件。在法称之前,佛教量论的大师陈那提出以“同品定有”与“异品遍无”的形式确定遍充关系。这是基于“经验”、“认识”、“观见”(darśana)而实现推理的重视经验的立场。弥漫差派的大师 Kumārila(ca.600—650)与陈那相似,主张“反复观见”(bhūyodarśana)是...
关键词: 必然性  关系  事物  本质  自性  

证因的分类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又,拥有三相的证因只有三个。2.10因为已经说过了的[因]三相,[法称]说:“又,拥有三相的证因只有三个”。“又”字的意思是,与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并列(samuccaya)。首先被问到的是[因]三相,接下来[被问到的是]拥有三相的证因。其中,已经说了[因]三相,接着(ca)说拥有三相的[证因]:“拥有三相的证因只有三个。”意思是,拥有三相的证因有三种。又,若[问]:“它们是什么呢?”[法称]答:无认识(anupalabdhi)、自性(svabhāva)与结果(kārya)一般认为自性因、结果因、无认识因三种证因的区分始自法称。但上野康弘(YasuhiroUeno)的发现安慧(Sthi-ra...
关键词: 事物  自性  条件  印度黄檀  证因  

因三相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在此[章]中(iha),对数量、定义、结果的错误理解如上所述,而在〈现量章〉中已经排除了对所行境(gocara)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已经提到了作为定义说明附论(prasaṅga)的拥有三相的证因。正是为了说明它,[法称]说:又,三相:证因在推理对象中必然存在(liṅgasya anumeye sattvam eva)、只在同品(sapakṣa)中存在(同品定有性)、在非同品(asapakṣa)中绝对不存在(异品遍无性),确定无疑地(niścita)2.5中的 niścita是分别形容第一相 liṅgasyānumeye sattvam eva中的 sattvam、第二相 sapakṣa ev...
关键词: 性质  不存在  主题  因三相  关系  

量果

作者:王俊淇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简介: 在排除了对定义的错误理解后,为了排除对[认识]结果的错误理解,[法称]说:同样在这里,对量果的确立(vyavasthā),与[1.20中所说的]直接知觉一样。2.4应该知道,对于量果的确立,“同样在这里”,即在推理中,与直接知觉相同,即“与直接知觉一样”。因为,正如与蓝相似的直接知觉正在被经验到的时候,被[确定知]确认为以对蓝的觉知(bodha)为特征。因此,与蓝的相似性是能确立因,是量。另一方面,正在被确立的,对蓝的觉知为特征的[认识]是量果见 NB1.20—21;PV Ⅲ.305—307ab[Sānkrtyāyana,1938,78]。">[1]。同样,拥有蓝的行相(ākāra),正在生起...
关键词: 特征  相似性  知觉  经验  
上一页 56789 10 11121314下一页  第 /3191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