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库
退出 权限查看
欢迎  【切换用户】
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学列表 >经济学详情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1-01-07
来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于问题导向加强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现实意义的时代解读,并从中获得理论启示,将有助于理性认识经济新常态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向,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动力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经济建设 生产力理论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一种能力,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集合与创造性结果。生产力展现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与恩格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与对前人相关理论的理性辨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理论,形成了具有高度指导性与超越性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生产力和新的社会阶段形成了区别于以往的强大生产力。此时,加强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再解读,对于进一步破解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厚植理论自信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所输送的理论自信动力。根据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基于生产力的提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生产关系优化,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优势在生产力发展中得到鲜明体现。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在私有制条件下是无所获的,无产阶级尽管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生产结果并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唯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劳动者的获得成果中体现出价值。因此,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产力可以理解为是劳动者的本质能力,这种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得到充分地释放和尊重,把个人的本质能力凝聚成为建设动力,有助于优化社会交往结构,建立适应于时代需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因而,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使之基于理论自信进一步夯实了制度自信,坚定了道路自信,使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使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各项建设获得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包含了多元竞争因素与复杂的世界视野,也包含了对深刻历史教训的清醒总结。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落后于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偶然的,尽管受到历史因素的局限,但从根本原因来看是缺乏创新动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本身便是一种生产力。这一理论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广泛影响,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双创驱动”,没有创新就无从谈起科学技术的革命。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科学技术革命地位的强调,揭示了创新动力对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准确描述了当前我国社会运行的状态,即“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并进一步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由此可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治国理政的新思路里包含了深刻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这一理论所倡导的科学技术创新正在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滋养。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动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吸取“非常态”阶段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加速对科技创新的生产力转化,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生产力要素的首要位置。全面激活创新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运行机制,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任务内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造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新成果。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启示现代化经济建设应注重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常态趋于稳固,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到了黄金阶段,同时也进入到了多风险、高风险阶段。在过去,为确保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社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攫取和破坏比较严重,发展生产力与维护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复杂的矛盾。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视角而言,资源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必备条件和基础要素,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第一源泉”,我国在“非常态”阶段对这一理论和规律的违背已经显现出了消极的后果。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这表明,先进的生产力离不开可持续的自然生态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是将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要素,实现有机关联并形成运行合力的核心条件。因而,现代化经济建设绝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原始诉求和客观运行规律。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是否实现和谐发展是检验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先进生产力必须要满足“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有机循环”“社会和谐”等多种条件。应该重视和推动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马克思认为,“人们一旦摆脱了所有制的限制和束缚,生产力将沿着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无限向前发展”,这一点在我国过去粗放提升生产力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由于过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缺少约束和限制,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要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要形成生态自觉,遵循自然界运行规律,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保证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揭示物质生产力发展与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不能代表整体社会,尽管物质资料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生产者及生产者的精神品质也将对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者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而悄然变化,基于新兴生产力的新话语、新观念、新行为不断产生,促进了劳动者群体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继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出生产力发展与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紧密逻辑关系。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强调了人的精神生产力的不可替代性,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核。例如,我国已经迈进了新媒体时代,物质生产力的卓越发展正在促进精神生产力的提升。先进的新媒体生产工具使公民的认知水平、政治参与意识、思维视野和生产技能得到了发展,劳动主体的精神生产力逐渐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使马克思对人的精神生产力的肯定得到了现实印证。

  马克思曾强调,“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突出了个人全面发展与生产力、人的解放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更加紧密,劳动主体的精神生产力成为人获得全面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的关键。为此,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依托物质生产力为发展精神生产力创造条件,同时以精神生产力为物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系统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公民素质教育、生态安全教育等方式,为社会生产主体补给精神养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增强社会主体的精神和物质获得感,不断优化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原则,实现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共同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相关词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