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族社会列表 >民族社会详情

发展农村金融 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10
收藏 纠错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金融体系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9年2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确定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和完善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2021年6月《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可以说,我国农村金融普惠性逐步提高,多元竞争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我国 “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血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土地市场流转与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成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新动能。在规模经营基础上形成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其提供全流程的资金支持成为农村金融的首要任务。我国机械化水平低、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人才缺失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高质量的金融支持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第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只有实现了产业振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质资源向乡村转移和聚集。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等项目,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都将产生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载体的资金需求数量更加巨大。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应以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和重要载体为先导,发挥以点带面效应,逐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第三,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农业清洁生产、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补偿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持续、绿色的金融支持。“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强有力的资本要素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成为金融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也是农村金融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

  第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农民群众实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的美好生活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所有民生项目的实施和开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也是实现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

  第五,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乡村都需要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其中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是前提,持续的商业金融供给是核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是补充,只有借助高效融合的金融供给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三农”领域一直是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立足新发展阶段,逐步提高金融供给质量,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农村金融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首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城乡金融资源分布失衡、信贷投入过于单一的现状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内容点多面广,这就需要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要支持与“三农”联系紧密的传统农林牧渔产业,还要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等重点区域,还要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实现乡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不仅要支持处在成长和成熟期的规模经营主体,还要尽可能满足传统普通农户、新型职业农民以及返乡创业人员的有效资金需求。

  其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长远性和创新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更为广泛和长远的目标,持续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能够促进农产品产供销纵向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三产横向深入融合。当前,农业项目低盈利性与资本高回报率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风险高、收益低、周转慢的农业投资项目无法充分得到金融资本的惠顾,因此金融机构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要担起金融支农强农的社会责任,将支持“三农”发展作为长期根本性任务,提升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力,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

  最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协同性和安全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领域的金融需求一直都存在着缺口。金融机构在目标客户瞄准、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同质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以及普惠性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分工合作,找到各自的功能特色和职能边界。同时,乡村振兴阶段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安全也有更高的要求,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升金融安全有助于促进城乡资本与资源的畅通流动,进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安全和稳定,这也是乡村振兴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挑战。

  实践中,与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政策制度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金融信用体系、保险体系、担保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的现实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分工和合作,发挥金融组织间的整合效应。同时,结合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性,分类开发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开发线上惠农App、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支付和服务渠道等措施更好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拓展了农村金融的需求空间,同时对金融供给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金融的多方参与主体应积极创新,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提高金融资源的覆盖率和便利度,强化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以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三权分置下农地抵押贷款产权价值评估分类设计研究”(17CYJ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