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提升区域国别研究影响力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06-25
收藏 纠错

  6月19日,“新时代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赋能中国海外利益发展与安全”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新时代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学的使命担当、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两者的互动赋能提出了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区域国别学的使命与担当

  在中国特色国际问题理论体系构建中,区域国别理论体系构建具有特殊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区域国别学科结构体系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可基于地缘框架,借鉴现有的非洲学、东盟学等成功范例,在不同框架下做多样性设置,在探索中发展设立相应的二级学科。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推进成果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作为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应体现交叉特点,在二级学科下设置区域经济学、区域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区域国别学培养的人才,也应具有交叉学科特点,要打造通才和专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表示,区域国别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才+专才”,两者密不可分。“通才”目标是要求区域国别学人才积累全面的知识,全面了解区域或者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专才”目标是要求在“通”的基础上,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拥有某个国家或区域的专长研究领域。要创新探索跨学科体系下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新范式,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推进相应配套体系整体发展。

  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相当于推进世界国情的“基因库”建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看来,深度破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密码”和“历史基因”、促进中国智慧与世界文明交融互构、为新时代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区域国别研究的时代命题。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吴予敏表示,国际传播新使命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务必将现实战略意识和历史观照纵深相结合,将叙事学话语艺术和接受美学的诠释视角相结合,将国际传播总体战略和区域国别精准策略相结合,将中国特色价值观和人类共同价值观相结合。

  国际传播需要做深做细。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提升国际传播精准度,包括精准把握传播时机、精准对接彼方需求、精准选择传播渠道、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精准评估传播效果。从强化国际传播支撑的角度讲,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均衡区域国别研究、用好研究技术手段、搭建共同研究平台等,合力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

  外语学科赋能国际传播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领域还存在理论探讨不足、对话意识不强、传播对象不清晰等问题。提高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要深入研究传播对象,用对方可理解、可接受的话语进行交流沟通,进而达到传播目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就在于立足传播对象开展国别区域研究。

  外语学科助力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外语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表示,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科所开展的研究不同,外语学科领域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象国和区域的人文问题。借助外语,运用第一手外语资料,以语言和文学研究优势为依托,对对象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性、国民性以及对象国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中外文化交流的契合点、中国文化世界性意义等课题展开研究,是外语学科展开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特色。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看来,聚焦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要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应秉承“多视角、全覆盖、重原创、促理解”原则,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独特作用。

  “要大力培养爱祖国、精外语、知文化、通国情、晓技术、善传播的高水平复能、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钟智翔表示,“复合—复能”是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的基本特征。在外语学科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外语为基础的、有复合知识架构的外语国际传播能力与传播创新能力。

  会议由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主办。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