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研究

ISBN:978-7-5227-4394-3

出版日期:2025-06

页数:219

字数:224.0千字

丛书名:《冷门“绝学”研究系列丛书》

点击量:80次

定价:10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项目;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基于汉语通语与方言研究的番汉对音数据库建设”(20VJXT016);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基于人才培养传承的‘民族文献语言学’学科建设研究”(22VRC083);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资助项目;“民族文献语言学学科基础研究资料建设与理论研究”(XC2021001);中国社会科学院“绝学”、冷门学科资助计划(25JXLM08) 展开

图书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现象,包括西夏语内部的通假和同时关涉夏汉两种语言的通假。此外,还有“双重通假”和“复音词通假”两种不见于中原文献而独见于西夏文献的特殊形式。本书首次对西夏通假字典《择要常传同训杂字》进行全文转录和笺注,对字书中的同音通假字做了进一步的系联,并取其在佛经译本中的通假用例为佐证。与官修韵书相比,字书中的语音系统更加贴近民众的口语。书中提出,“因声求义”这一传统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西夏文献,即使暂时见不到校译实证,也可以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将通假字回溯为本字,这既可以纠正此前对西夏文献的误读,也可为未来解读西夏文献提供一条可行之径。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人物

地点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颖新.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孙颖新.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孙颖新(2025).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