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经济波动的变异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模型的动态特征...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为了计算模型变量的动态特征,我们在这一部分给出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是将DSGE模型转化成VAR形式,从而描述在每一时期内,其他变量和早期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任意一个外生冲击的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本章中的外生冲击共包括以下四种途径:(1)需求冲击(2)供给冲击(3)政策冲击此外,政策冲击还包括货币政策冲击ε。(4)国外部门冲击以上AR(1)过程的冲击项都服从均值为零的白噪声过程。下面分析不同冲击下的脉冲响应函数。这里我们只考虑了12个内生变量,包括产出、消费、劳动、工资、本国居民对国外债券的需求、投资、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企...
关键词: 冲击  国外  国内  消费  

《经济波动的变异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模型估计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关于模型中的参数,可以用以下三类方式得到:第一类由经验数据或参考其他文献得到;第二类利用现实数据计算得到;第三类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第一类参数包括国内消费替代弹性ρ,贴现率β,劳动供给弹性σ,现金货币余额弹性σ,普通劳动占总劳动供给的比Ω,稳态折旧率δ,每一期企业稳态存活率i,资本存量占总产出的份额α,稳态资本利用率u,投资的替代弹性ρ。关于消费替代弹性ρ和投资替代弹性ρ,本章采用Harun Alp、Selim Elekdag(2011)的设定。关于贴现值,本章参考王君斌、王文甫(2010)、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选择为0.98。关于稳态折旧率,本章参考王君斌、王文甫(2010)...
关键词: 稳态  模型  参数  

《经济波动的变异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模型设定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首先假设一小型开放经济,包括家庭部门、国外部门、国内中间品部门、资本生产部门、国内最终产品部门、进口产品最终品部门、政府部门。模型的作用机制(见图3—1)是:家庭通过消费国内最终品和进口最终品获得效用,并向国内中间品部门提供劳动和资本。由于家庭提供异质性劳动,因此家庭可以决定其工资水平。政府部门充当金融中介的作用,以无风险利率吸收居民存款的同时提供债券,之后以风险加成利率贷款给国内中间品部门,同时进行政府购买并制定货币政策。国内中间品部门利用本国的劳动、资本以及国外资本从国内资本生产部门购入资本品,进行中间品的生产,并将产品以完全竞争价格卖给国内零售部门。本国的资本品生产部门通过本期投资,生产...
关键词: 部门  资本  

《经济波动的变异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引言和文献综述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自2007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新特征:(1)贸易波动加剧,如2007—2012年中国月度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波动幅度此处以方差衡量。'>[1]分别为2001—2006年的两倍和四倍。(2)资本大进大出较为猛烈,以FDI为例,经济危机后的2008年、2009年年增长率高达30%—40%,而最近又呈现迅速下降趋势。(3)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放缓,TFP值开始步入下滑区间(杨向阳、童馨乐,2013)。(4)市场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异,尽管目前国有企业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国有部门利润占比仍然上升较快。201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163...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政策  文献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常态不仅有别于中国过去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旧常态”,同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现在经历的结构转换。把握新常态蕴含的机遇,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体系,还要积极寻求现有宏观政策框架的转变。对传统宏观政策框架的突破集中体现在打破以下宏观调控领域的“旧教条”和“洋教条”:1.要打破凯恩斯主义教条,抛弃“只要经济下滑,就采取逆周期的需求刺激政策”的传统观念,将“新常态”时期的宏观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从传统的逆周期刺激理论转向新结构改革理论。按照凯恩斯主义教条,只要经济下滑,最好的方法就是启动宽松的货币政...
关键词: 经济  宏观调控  新常态  政策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异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新常态下各类数据证实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出现了重大变异,宏观调控已经步入攻坚的新阶段:(1)通缩压力的加剧说明在结构性因素持续发力的过程中周期性因素开始发力,“新常态”的下行周期已经开启;(2)虽然中央和地方已经放松了房地产政策,但房地产在分化中所显示的总体恶化,说明房地产周期性调整力量依然十分强劲,未来房地产周期的持续展开将给经济形势带来持续压力;(3)反腐倡廉已经步入关键期和深化期,重构中的官僚体系和政商关系将在一段时期内给传统经济动员模式带来持续冲击;(4)大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财税体系的改革使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传统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异,传统模式下的宽松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可能面临阶段性的挑...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作用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出现

作者:刘元春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不仅具有坚实的事实基础,更具有相应的理论支撑,这一新常态的出现与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变化紧密相关,但又有异于西方国家普遍意义的增速下降与结构调整之处,要充分认识中国当前宏观形势的本质,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理解这一中国特色的新常态。首先,中国经济近期出现的几大典型事实证明了我国经济已经迈入了新阶段:一是在GDP增速逐季回落的过程中中国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同时就业水平却没有出现恶化,这一典型事实证明了中国GDP回落并非短期周期波动的产物,而是阶段性潜在GDP增速回落的产物;二是在外贸增速和贸易顺差增速大幅度回落的过程中,制造业和贸易品行业出现萧条,但服务业与非贸...
关键词: 过程  增速  新常态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学反思

作者:蔡昉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简介: 在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既呈现出如影随形、无所不在的特点,又常常以革命性的方式集中爆发。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也从来就是学界和政策圈关注的热点话题。认识技术进步的渐进性和革命性,往往影响到人们对技术进步于经济发展作用大小,从而预测经济发展前景的依据。作为一种非主流思想流派的代表,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在其一本畅销书中,以令人惊讶的史料和故事指出,就技术变革而言,1870—1970年期间是一个独特的世纪,电力、内燃发动机、室内给水和排水设施等发明和应用,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真正的革命性质。与之相比,在那之后发生的技术进步都是...
关键词: 经济学  反思  新技术革命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602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