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

作者:项启源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努力,生活先好起来。生活先好起来的人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人向他们学习。这样,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这一经济政策已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小平同志又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多次论述共同富裕的思想,使它包含着更深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项启源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2009年已度过了整整六十年。许多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为分界线,把六十年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却歪曲历史,全盘否定前三十年。这样,后三十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实际上,后三十年是在前三十年的理论创新、建设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奋进,创造出辉煌业绩的。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意义。(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时代背景。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1956年是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年。从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项启源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起始于20世纪中叶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进了生产力的局部质变,来势迅猛,影响深远。对于这场革命,国内外有多种说法。有人称之为产业革命,有人称之为科技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三次浪潮,有人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等等。国内学术界则较多地使用第三次技术革命或新技术革命这个词。新技术革命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有些什么主要的特点呢?第一,以往的技术革命往往是从几项科学发明和少数产业部门开始,逐渐扩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技术革命一开始就是多学科、跨领域的革命,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光通讯、新材料、新能源等,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对国民经济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第二,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是解放人的体力,而新技术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

作者:项启源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和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依据的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是确定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自创立唯物史观以来,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始终重视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五形态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此外还有两形态论,把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为止称作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1]《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提出了三形态论——...

超越霸权,建立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

作者:程恩富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经济全球化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使生产要素在全球统一自觉配置,但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却要利用知识产权、金融、语言等霸权,来制造和扩大世界财富分配失衡和南北发展失衡。必须超越西方霸权,建立一种各国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公正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军事自卫化,最终用社会主义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为此,中国要认清自己的合作对象。2009年9月匹兹堡G20峰会上,针对美国等国家提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动议,胡锦涛主席指出:“失衡既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失衡、贸易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从根本上看,失衡根源是南北发展严...

应对资本主义危机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作者:程恩富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破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局,实现公平而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各国关心的共同主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肆虐,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增速出现了放缓趋势。尽管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反危机的各种措施,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产能利用率仍处较低水平,而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被迫紧缩财政赤字,可能像日本一样滑向迷失的十年;日本经济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经济增长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也有快有慢,通胀压力普遍较大。由于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已陆续出台,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程恩富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宣言》,1981年莱斯特·R.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布仑特兰德的《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首脑会议”的《21世纪议程》,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如果不是持守偏见,现今的人们会惊诧地发现,在“人口和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小国”这一基本国情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接受,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作的努力,都尽其可能地赶上了世界的步伐,并已逐渐步入了世界的前列。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出现了多次起伏变化,...

逐步推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作者:程恩富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程恩富:今年(2004年)2月25日,香港银行正式推出存款、汇款、兑换和银行卡四项个人人民币业务;刚刚编制完成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纲要》中又透露,上海规划到2010年建成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这些振奋人心的信息,再次引起关于人民币要不要逐步推行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以及怎样去实现的议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聚焦点之一。我认为,若能实现在与日本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亚洲货币基金,或者在暂不排斥本国货币存在的前提下规划发行“亚元”,对中国都是利大于弊的。不过,即便如此,在此之前和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还是要积极推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所以,根据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从理论与...
上一页 678910 11 12131415下一页  第 /11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