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理性从个人复归于公共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个人理性或私人理性具有非常宽泛的内涵,它意指理性在个人生活中的整个应用,既可以指个体纯粹私人领域的目标认定与手段选择,也可以指个体在社会某个群体内的态度与行为模式,还可以指个体在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原则、价值理念与心智能力;既可以指一种缺乏内在或外在约束的利己主义的工具理性,也可以指一种规则约束下互惠合作的理性观念与行为方式,还可以指一种纯粹利他的价值理性;既可以指个体的理性独白或对内反思,也可以指私人生活的亲密对话与沟通,还可以指公共生活中的交往理性。公共理性不是全盘否定个人理性,两者并非截然对立。高兆明教授认为,公共理性是对个人理性及其行为方式的反思性把握:在承认个人具有合理选择私人生...
关键词: 公共理性  理性  个体  公民  社会  

《当代中国青年和谐人格重构的四功夫》平等对话,包容他者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哈贝马斯认为:“纯粹的交往主体性是由我和你(我们和你们),我和他(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称关系决定的。对话角色的无限可互换性,要求这些角色操演时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特权,只有在言说和辩论、开启与遮蔽的分布中有一种完全的对称时,纯粹的交互主体性才会存在。”在文明开放—冲突的大时代背景下,不同的道德探究传统间在认可彼此相互差异——有的是不可消弭的——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有效对话,使得不同的文化自我和文化他者在文化多元对话和交互融合的情景下,形成一种各种文明和不同的文化因子竞相生长的文化生态。不同的民族从各自的立场、观点、视野或方法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认知意向”,进而沿着这一认知意向逐步生成各自的文化...
关键词: 文化  道德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社会发展和人性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的,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是现实中的人,对人本质的研...
关键词: 社会  经济人  历史  

经济人假设的理论质疑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首先是对“利己”假设的质疑。迫使西方经济学修正“经济人”假设的开端对“利己”本性的质疑,它可以说是“经济人”假设遭到的最早质疑和批判。以李斯特(F.List)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主要针对斯密的“利己”观展开批判。德国历史学派指责说,如果“经济人”的“利己”性被视为其经济行为的唯一动机,那么人们在受到道德和情感等诸多方面动机激励下去追求的社会利益将被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和有悖常理的。李斯特强调了历史与文化在形成人的行为动机方面的作用。以庞巴维克(E.Bohm-Bawerk)为首的奥地利学派对这种质疑进行了反击,他们指出,若将道德法律等精神上的因素逐一纳入“经济人”假设中,那只不过是中世纪禁...
关键词: 经济人  最大化  行为  经济行为  

经济人假设的道德风险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经济分析的洞察力首先表现在经济学对人性的概括上,这就是经济人假设,它是经济分析的出发点。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把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视作人的天然本性。穆勒更明确地说,在经济活动领域,追求财富是人的主要的公认的目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赋予经济人假设更明确的含义,即经济人应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掌握完备的信息,并且具备完全计算能力。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每个人凭借自己的、假定天生就有的、精良的信息处理能力,就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个体最优的总和似乎是整体的最优。综观“经济人”的演进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关于对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和追求的假定。“经济人” 假设是假定人...
关键词: 经济人  制度  

人性假设的浪漫与褊狭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在“经济人”看来,“道德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因为他越是考虑利他行为的固有价值,他就越置这种行为的后果于不顾:当然,在“道德人”看来,“经济人”的行为也同样不够“理性”。经济学和伦理学就是分别在“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假设基础上不断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杨光飞:《“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合》,《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1]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概念指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其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是:人是自利的。此概念源自于功利主义一脉(边沁),而经典的描述莫过于亚当·斯密所提出的:“人本能是自利的动物”,“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利益”,“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来...
关键词: 经济人  自利  经济  道德  行为  

复归美德如何困难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中,由于道德伦理作为现代文化元素的意义和作用,已同其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原有意义大相径庭。其中最为关键性的一点是,随着现代社会结构向公共化的转型,以及由其所带来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日趋公共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日趋世俗化、大众化,乃至市场运作的商业化,不仅使得“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严格,而且也使得前者对后者的挤压和冲击不断加剧。在此情况下,个人美德伦理的实践及其目的性价值意义逐渐被忽略,以致常常被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作为“纯粹的个人私事”而搁置于伦理学的视野之外。职是之故,作为以个体美德及其实践为中心研究主题的美德伦理学也渐渐式微,无法获得足够的理论重...
关键词: 美德  道德  伦理学  伦理  个体  

复归美德何以可能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一种美德何以被人们称为美德?应至少要符合两个基本条件,即两个评判标准:第一,这种美德必须能够使践行它的人的品质至于完善与完美,同时也能够使社会道德风气臻于完善与完美,否则其就不能称为美德。这是从美德的功能的角度来评判的。美德的功能是指美德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美德的功能主要有调控、教育、激励等功能。作为美德,它必须要具备这些功能,否则,其不可能使人与社会得到完善与完美。第二,人们践行或拥有这种德性,能够被别人和社会所认可与赞美。这是从美德有利于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这个层面上来评判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得到人们与社会的认可与赞美。美德作为一种优良的德性,其...
关键词: 传统  美德  德性  规则  社会  
上一页 56789 10 11121314下一页  第 /4213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