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品格塑造:播撒一颗善意的种子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开朗豪放虽不是与生俱来的性格,但与其他的习惯一样,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养成。是度过充实的一生,还是历尽困厄痛苦的人生之路?是从人生中提炼出欢乐,还是生发出痛苦?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是选择光明的一面,还是选择阴暗的一面?是获得幸福,还是甘于不幸?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养成哪种习惯。试图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的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习得或者养成。爽朗的性格是比休息更为重要的“心灵滋补剂”,是“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的良方。爽朗的性格是给人带来喜悦的源泉,在使自己免受伤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爽朗的性格是培育美德和善行的沃土。它能给予心灵以光明,给予精神以弹性;它产生人性中的爱,培育出忍耐...
关键词: 性格  善意  心灵  

品格教育:唤醒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一个人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迎接生活。唤醒人们更加充满热忱地生活。我们在观察一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时候,是看它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呢?这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的。因此需要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比如说,在工作中出了差错的时候,有的人会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地暗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重蹈覆辙”。对于这样的人而言,他或她必定有一天会感谢这一次的失败。反之,也有人会觉得这次失败就如同末日一般,充斥其脑海的完全是眼前的失败,这样的人是无法从失败中得到有益的教训。由于想法(更确切地说是“心态”)和行为方式不同,即便同一件事也会引发迥异的反应。倘若是这样的话,选择更加明智的生活方...
关键词: 人生  性格  

品德修养:一个人懂得如何生活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品德修养,就是人们常说的“励志”,其目的就是教导人们应该如何生活,也就是应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如何在顺境中警醒自己,如何在逆境中鞭策自己,如何与身边的人、周边的社会和周遭的环境和谐相处,从而使自己有限的人生体现出最大的价值。虽然这些有关励志的话语貌似老生常谈,但其实不然,人们越是思考它,就越是觉得历久弥新。古今中外,人类不乏励志的思想资源。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既纵论君王之道,也饱含人生智慧。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不用多说了,古罗马时期的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的《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大概是存留至今早期比较纯粹的励志类书籍。“一个人在经历...
关键词: 人生  励志  思想  品格  

道德开蒙:从“敬重规则”到“善生活”

作者:陈绪新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 当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开展全方位的道德开蒙运动,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唤醒或培育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对规则的敬重心。道德是社会规则(就像法律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一样),充当社会告诫者的角色,借以劝诫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在行为上要与社会秩序、安全、发展等公共理性和公共利益相一致。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倪玉平等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1]无论是在中国人还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人们都靠着严格而细致的道德准则(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称为准则,有的只是善性良心或者约定成俗),就能保证社会生活的连续性和社会成员间的相安无事。这种生活历史的连续和社会内部的和平,几乎不需要从国...
关键词: 道德  伦理学  社会  

构建社区对青少年熏陶凝聚机制

作者:林岳新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1]我们认为,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以某种共同文化维系着的居住区或活动区域。通常我们以居民小区或街道居民委员会辖区为社区加以认定。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等互联网实现了跨时空的人际互动,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交流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归属感的群体,这就是虚拟社区。虚拟社区相对于传统的现实社区而言,既有别于现实社区,又有其共同点。近两年来,虚拟社区以微博、微信、QQ等工具为平台,逐步发展成为网络“群”或者“社团”等。由于虚拟...
关键词: 社区  网络社区  青少年  成员  

《构建社会对青少年环境引导机制》社会引导机制建构

作者:林岳新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文化建设是由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两方面所构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是加强青少年理想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科学价值观教育、环境价值观教育、审美价值观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使青少年树立崇高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关爱生命、热爱科学、具有保护环境和观念、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我们认为:第一,发挥国家、省市青少年研究部门的功能和作用,做好调查研究,及时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向和需要,阶段性地提出青少年教育方法与方式,使青少年研究所成为指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主要机构。第二,成立青少年成长成才讲师团,指导和负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讲解和引导。第三,...
关键词: 青少年  需求  

《构建社会对青少年环境引导机制》青少年需要特点

作者:林岳新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根据我们对青少年的调查和统计,当前青少年的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大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即指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目前青少年最希望解决或改善的个人问题是就业、增加收入和学习深造;学习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学习的效用性;最希望共青团组织提供的服务为劳动技能的培训和开展符合青少年发展的娱乐活动。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青少年的这种需求特...
关键词: 青少年  需求  群体  理想  

构建学校对青少年教育引导机制

作者:林岳新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新媒体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全新的视角。由于微博、飞信、QQ等交互性功能较强的网络平台使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所以新媒体技术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盛行并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网络也已经构成青少年学生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各类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从中找到立足之地谭自慧:《塑造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11期。'>[1]。因此,创建一系列紧贴校园生活、紧贴青少年学生的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站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拓网络平台,充分发...
关键词: 学生  青少年  新媒体  网站  
上一页 1112131415 16 17181920下一页  第 /4213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