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论洛克对平等思想的诠释及其限度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平等观念,其产生和发展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基础。基于近代以来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洛克提出其平等思想。其平等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近代平等观念特征——思想主旨就是要求基于市场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它对近代以来西方平等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洛克所倡导的平等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种凸显平等获取财产的权利的平等,构成其平等思想的不足之处。关键词:洛克;平等;财产权洛克的平等思想对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构建有很大的影响,深入探析其平等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也有同样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就洛克思想研究的现状来看,在西方学界关于洛克思想的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概念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表达着一个共同的诉求,即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马克思遵循历史辩证法,在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尤其是“粗陋的共产主义”观念之后,初步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概念:扬弃私有财产制度,重新占有社会财富;废除异化劳动的社会强制性,走向有尊严的自由自觉活动;打破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全面提升劳动者社会地位;走出“丛林法则”,全面更新社会关系;扬弃“经济人”设定,促进“完整的人”的历史生成;扬弃观念论的共产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实现路径。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财富;劳动政治;完整的人;实践的人道主义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马克思已...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事件转向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在今天的哲学潮流中,呈现出一个显著的事件转向的潮流。事件转向与语言学转向相对,旨在让哲学重新回到唯物主义的地基上来。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已经蕴含着对事件问题的思考。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只有通过事件,才能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展现为历史唯物主义。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实,而是一种奠基,让我们可以从全新的架构中去感知和思考存在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和施蒂纳的批判,也指出了世界历史的变革不可能在“自我意识” “真正的人”“唯一者”等词语的革命上实现,真正的世界历史事件只能在现实的世界里以现实方式发生。正如珍妮走锭精纺机一样,它不仅革新...

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理论探析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全球治理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全球治理能力是指主权国家凭借一定实力资源参与全球问题的协商合作以影响他者的利益和价值偏好,从而更好实现自身意志和目标的能力。国家的全球治理能力在特征上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动态性,在内容上主要由话语供给、制度创设、议程设置、政治动员等要素构成。全球治理能力建设既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形象和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推动整体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国内治理的积极推进、实力资源的战略转化、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政治共识的成功塑造。关键词:全球治理;治理能力;公共产品;治理机制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

中国与大国间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大国之间的危机管理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21世纪以来中国与美、俄、日、印等大国之间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实践的分析,概括得出中国关于有效管控国际危机的策略特征和战略思想。展望未来,中国应在操作层面建立更加细致的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从而做到标本兼治。有效管控与大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中国才能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进而实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关键词:国际危机;危机管理;中国外交;大国关系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呼声。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之间爆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资本逻辑的检视:历史、价值与类尺度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大倡议,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深切的现实关怀检视资本逻辑。这种检视既是现实考察,更是理论透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的必然性历史尺度深入资本逻辑的生成、发展和运转过程,揭示资本逻辑宰制的狭隘历史;内涵的全面性价值尺度剖析资本逻辑的内在联系、固有矛盾和演化趋势,追问资本逻辑的矛盾困境;旨向的自由性类尺度审视资本逻辑的边界、限度和范围,超越资本宰制的全球样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资本逻辑;历史尺度;价值尺度;类尺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于问题重叠的客观环境和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和现代化构建尚未完成之时,中国又深深卷入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现代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基本问题辨析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构建的价值意旨及其现实路径,是将其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所必须考量的三个基本问题。在本质内涵方面,现有的“完成修缮论” “可能建设论”和“否定—肯定转化论”等观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辩证发展应具有的过程性、可能与必然的统一性以及阶段目标与最高目标的一致性存在偏差;在价值意旨方面,需要回应“中国中心主义”之嫌或“中国中心论”的指责,弥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通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阶段性展开与持续性践行之间的张力;在现实路径方面,学界虽然多维度、多层次地论述了其实现途径,但忽略或弱化了对现实路径何以产生的前提性探讨。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内涵;价值意旨;现实路径构建人...

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象学诠释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简介: 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呈现出浓厚的现象学意蕴,其表现为:在方法原则上,展现出“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在人学维度上,表现为“此在”式的“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在形式内容上,呈现出现象学内在的“超越性”。这种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象学诠释,一方面,以实践现象学的视角去蔽归澄,合理地诠释了存在问题,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桎梏,并找到了通向存在澄明之境的智慧之路;另一方面,以实践现象学的视角关注现实,在对象化、具体化的实践活动中人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展现,并在实践中追寻通向共产主义的现实之路。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此在;超越性在当今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解读日益成为一个学术...
上一页 1314151617 18 19202122下一页  第 /1055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