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王宏昌集

ISBN:978-7-5004-5847-0

出版日期:2006-11

页数:444

字数:331.0千字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点击量:4781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45.0 [6折] 原价:¥75.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王宏昌先生1923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4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并对经济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针对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通货膨胀,他曾撰写过《物价的趋势》(现代知识,1948年)等论文。

由于1957年那场政治运动,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并被发配到大西北工作。在青海的工业部门,王宏昌一干就是23年,在他与青藏高原的广袤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的同时,也对那里的贫穷、落后和恶劣生态环境感同身受,这些都构成他日后研究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王宏昌回到了科研岗位,1979年到青海省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工作,198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年王宏昌先生已经58岁。在离休之前的时间里,王先生抓紧一切时间、笔耕不辍。他翻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传播现代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上做了大量工作。从这个时期他的主要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有很多独到之处。

1989年王宏昌离休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上。王先生认为,中国为什么贫穷?中国人民为什么老是灾难深重?不能光是从政治上找答案,中国的穷根深植于生态环境之中。这一问题是王宏昌几十年来一直思索的问题。他抱着病人求医的心情,四处搜罗生态环境方面的书籍、文献。逐年、逐地区地搜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资料,从中研究其中的变化规律。他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本文集较好地反映了王先生对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之情以及他对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见解。他的见解受到植物学、林学、环境工程学、水利学、气象学、生态环境学等自然科学专家学者的好评。他对关于《中国森林减少和干旱化的初步研究》一文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布朗(Lester.R.Brown)和美国林业工作者培根先生(Tim Bacon)都曾援引过此文中的观点。王宏昌先生的文集涉猎到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生态、环境,旁征博引、古今无遗,加上深邃的洞察力,文章所论,精彩纷呈。

本文集所收集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王先生进入老年之后的作品。由于疾病的折磨,那时他已完全不能握笔,文集中的大部分论文是王宏昌先生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王先生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以及所付出的超越了生物学价值的非功利性劳动,尤其是他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和前景之关切之情,令人感动。最后,我们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和其他众多教授在祝贺王宏昌先生80岁寿辰时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多年来,他的知识和想象力,他的勇气、正直和开朗,以及他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大家所称颂与尊敬”。

郑玉歆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宏昌.王宏昌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宏昌.王宏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宏昌(2006).王宏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