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大乘佛学:佛教的涅槃概念

The Buddhist Conception of Nirvana

ISBN:7-5004-1483-8

出版日期:1994-01

页数:275

字数:150.0千字

点击量:7596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4.56 [6折] 原价:¥7.6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此书原名《大乘佛学原理》,临发排付印之前改为《大乘佛学》。相应地,其姊妹篇,原名《小乘佛学原理》者也易名《小乘佛学》。

《大乘佛学》与《小乘佛学》是俄国著名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1866~1942)的代表作品。最初即以英文写成。出版70余年来一直被西方的佛教学研究者、东方学学者视为不朽名著,代表了以西方比较语言学、比较哲学方法研究东方佛教的成果,舍氏本人被认为是独辟蹊径的开拓性哲学史家。由于其特殊风格,舍氏同他的门下弟子被称为彼得堡学派。在本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佛学研究界可谓独领风骚。

舍尔巴茨基出生于帝俄贵族家庭,从小即受良好的西欧标准的教育。少年时代,他便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1884年,他中学毕业考入彼得堡大学,就学于历史文学系。起初其兴趣完全在语言学方面。他在米纳耶夫(I.P.Minayeff,1840—1890)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语言学的尤其是梵文的学习。后者是俄罗斯著名印度学者,通晓梵语、巴利语、汉语、满语等,其学术成果直到今天仍然令人钦佩6230845。米纳耶夫赴缅甸考察后,又从米氏高足奥登堡学习梵文;并听德国学者布劳恩关于古代哥特语、盎格鲁·萨克森语、高地德语讲座;这一时期他还学习了教会斯拉夫语。此前,舍氏也已经掌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1889年,舍尔巴茨基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彼得堡大学任实习教员。旋即赴维也纳,随布勒尔(Buhler,1837—1898)6230846学习印度诗学。这一时期,舍氏在布勒尔指导下研究拜尼尼语法、印度的《法论》及古代碑铭解读。1893年回到彼得堡后,有6年间他似乎放弃了对印度学的专注研究。1899年,舍氏赴罗马参加东方学大会。会后,他即前往波恩师从著名学者雅各比(H.G.Jacobi 1890—1937)6230847。这次,他的研究题目转到了梵文哲学文献上。舍尔巴茨基的学术渊源可以认为有两个方面,从布勒尔教授那里,他继承了对印度历史和文学的深刻了解,对拜尼尼语法的研究培养了他细密的甚而可说繁琐的分析方法;从雅各比教授那里,舍氏吸取了东西方比较哲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核心范畴敏锐而深刻的观察眼光。

1900年,舍氏回到俄国。在彼得堡大学任东方语言系文学讲座讲师。旋即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19世纪初,对于中亚古代文化的研究热潮伴随着各国在中亚的考古探险活动而兴起。俄国考察队在奥登堡领导下两次赴中亚活动。随大量古代佛教遗址被发现,佛教学者印度学学者的兴趣纷纷转到了对梵文、藏文、吐火罗文等古代文书的研究上来,北传佛教一时成为了西方佛学研究的热门题目。舍氏本人也将眼光转到了这方面,一开始从印度文学的文献研究入门的他,着手进行印度哲学的,主要是佛教哲学的研究。6230848这一时期,他掌握了藏文。

舍氏的门下弟子也因他在前后两期的学术兴趣而分为两部份。主要从事佛教文化和印度哲学研究的有罗森堡博士、奥伯米勒博士,再就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伏拉基米尔采夫。后者对于蒙古的语言和历史文化尤有深刻研究。另外一批从事语言和文学研究的有文学博士埃伦舒第托,他是科普特语和多种古典语的权威,现任俄国东方学研究所彼得堡大学教授。舍氏最早的学生弗勒曼为伊朗古代文献学的权威,现任彼得堡大学教授。舍氏的关门弟子卡良诺夫,现任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彼得堡大学讲师,从事梵文文献研究。

舍尔巴茨基的佛教哲学开始于对法称《正理一滴》的研究。舍氏研究所依据的是梵文本子和该论的藏译本。他的研究结果便导致了《佛教逻辑》一本的问世。《佛教逻辑》深刻地把握了法称这一晚期佛教学者的认识论逻辑学杰作。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哲学研究方法研究了所谓瑜伽经量部的认识论。他称法称为“印度的康德”。6230849

舍氏的佛教学研究活动还包括参与奥登堡院士开创的整理出版梵藏文佛都经典的《佛教文库》的工作。这是本世纪初重要的国际佛教研究工程,德国、法国、英国和俄国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参与其事。1904年起,他的著述逐渐见之于《佛教文库》。1910年,他被推选为俄国科学院东方学部通信院士。同年往印度考察。他在孟买、瓦腊腊西、加尔各答等地结识了许多印度学者,对印度获得了深刻的感性的认识。这期间他努力搜集梵文写本,尤其是正理方面的著作。他在大吉岭谒见了达赖喇嘛并试图往西藏搜集藏文经典,后未果。

归国后,他着手研究被称为“第二佛陀”的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和称友的注释(vyākhyā)。此论又称“解脱知识的宝藏”,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系统哲学著作。此事的诱因是因为斯坦因在中亚发现了《俱舍论》的回鹘文写本,国际学术界轰动一时。法国的列维(Sylvain Levi)英国的罗斯(Denisson Ross),比利时的蒲山(L.de la Vallee Poussin)、日本的荻原云来均投入了尝试性的研究,舍氏可说是俄国方面的学者代表。舍氏研究的结果,便是1923年发表的《佛教的中心概念及“法”的意义》(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harma)。我们的中文译本易名为《小乘佛学原理》。

由《俱舍论》研究往后,舍氏继续他的佛教哲学研究。舍氏的思路是可以猜测得到的,他认为佛教的出发点是否定灵魂自我的学说,但从一种宗教哲学理论体系来看,除了哲学所关心的实体与属性、永恒与变易的一对对范畴,还有解脱论、救赎论所不可或缺的道德主体的存有前提,从而在佛教运动发展的洪流中,始终有着阿特曼(灵魂)运动的潜流。这是从小乘到大乘,从无常无我,从苦空价值观向常乐我净转变的基础。舍氏抓住涅槃另一中心概念,在1927年发表了《佛教的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na)。我们的中文译本易名为《大乘佛学》。它是《佛教的中心概念》(《小乘佛学》)的姊妹篇。《大乘佛学》以公元2世纪的佛教思想家龙树为研究对象,围绕涅槃而考察了大乘学说的绝对观;揭示了这一流行于中国、朝鲜、日本和蒙藏地区及前苏联布利亚特和喀尔梅克人地区的大乘运动的思想底蕴。舍氏此书的价值正在于它出自一位精通欧西哲学发展史及印度思想源流,熟谙梵文、藏文,于语言分析和概念分析方法极有素养的通人之手。

1930年,舍尔巴茨基发表了他的第三部著名哲学著作《佛教逻辑》(两卷本)。此书是亚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梵语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又是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舍氏的最后一部重要佛学著作是《中边分别论》(Madhyānta-vibhanga,Discourse on Discrimination be—tween Middle and Extremes),它以瑜伽行派学说的根本论著为对象。本书于1936年发表于《佛教文库》第20卷。舍氏尚未完成或发表的著作还有《佛教的思想》(Buddhist Ideologia)、《西藏哲学的基本源流》、《印度和西藏的佛教史》。6230850

在西方佛学研究界,舍氏的风格接近研究北传佛教的一批学者,如伯努夫(Eugène Burnouf)、瓦西里耶夫(Vasiliev)、米纳耶夫、蒲山、罗森堡等;而与研究南传佛教的一派——如李斯·戴维斯(Rhys Davids)、奥登堡等——不同。前者更为强调以一般的印度哲学作为佛教哲学研究的基础,舍氏也据此而认为世亲的《俱舍论》是百科全书式的宗教哲学著作,它贯穿了印度哲学的总的解脱论倾向,又包含了小乘佛教内外的理论要点。

舍尔巴茨基是欧洲三个权威学术团体的名誉会员。它们皇家英国亚洲协会(1932年)、巴黎的法国亚洲协会(1935年)柏林的德国东方协会(1931年)。

以下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乘佛学》与《小乘佛学》。严格地说,我们认为舍尔巴茨基的此两书并非传统意义的有关佛学原理的著作。《大乘佛学》仅仅以涅槃为讨论的中心议题,这就放过了佛学体系必然要涉及的境、行、果三个方面的内容,亦即是关于认识之境、解脱之境的,关于宗教修习实践的,关于宗教憧憬或理想境界的系统叙述。境的理论可以引出大乘教的哲学体系,可以引出般若学说和唯识学说;行的理论应该包含修行十地,包含戒与定的细密内容;果的理论则更牵扯到大乘各宗派关于佛果的看法。话虽如此,舍氏的涅槃概念,作为理论枢纽仍是可以提纲挈领地将大乘空有两宗学说呈放射状地联结起来的。当然,由于篇幅所限,他不可能作此发挥。

舍氏的大乘佛学观真正地着眼于基本原理的、核心观念的发展,他从哲学的视角,以高度的概括和抽象描述,勾划了佛教在整个印度思想背景中的地位。他指出涅槃这一观念,在从小乘到大乘的历史过程中,获得了根本相反的性质。这一观念自我否定的过程,也正是佛教哲学由经验向超越,由生死向永恒,由世间向出世间、由相对向绝对、由染而净、由多元实在向一元整体发展的辨证过程。最终大乘佛教又更上一层,将一切相待统摄起来,完成了它的绝对的相对性境界构造。舍氏尽管没有在法身论、十地说、实相观方面去着墨,但他的理论要点涉及了最有代表性的小乘部派说一切有部。中经譬喻师和经量部而向大乘有宗发展的脉络,(虽然关于有宗学说对于有部和经部的改造批判只能由读者去体会)。他描述了小乘有部的朴素实在论或物质论是如何否定以数论为代表的关于永恒本质和现象的两重系列,又如何藉六因四缘的理论确定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现象实在论;最终经部又如何以刹那学说取消了认识对象的实在论基础;经部的唯名论(假言施设、假名有)如何揭示了观念论(唯识说)的先声,又如何与中观派的空论协调,如是等等。

舍尔巴茨基在《大乘佛学》一书中有许多深刻的思想,如他以热寂说的假设来说明涅槃状态如何一方面能量不失,另一方面又因绝对的能量均衡而涅槃界中无造作生起;又如他从整个印度思想发展背景而假设了所谓前佛陀的佛教;他所分析的数论基本哲学范畴对佛教哲学体系的正反影响等等,都是闪烁着光芒的见解。

《小乘佛学》一书主要是对《俱舍论》的研究。《俱舍论》是对说一切有部学说的概括。严格说来,它不能代表整个小乘佛学。但我们考虑,小乘二十部派中,真正完整保留下来的或对印度佛教和印度哲学影响深远的不过上座部、有部、经量部、正量部数家、其中有部学说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对于后来空有两宗大乘派别都有极大的刺激作用;此外,舍氏此书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并非仅限于讨论《俱舍论》体系,而是广泛涉及佛教各部派的学说要点。尤其重要的是,此书讨论了佛教在部派时期的基本哲学问题——色心、业、轮回等等。为此,我们仍称之为《小乘佛学》。

《小乘佛学》的结构,一如《大乘佛学》,它以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为中心,追溯了不同范畴在印度思想史上的渊源,从而对比研究了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尤其是其中数论瑜伽的一派的思想联系;最终,他从佛教根本上仍属于解脱宗教的角度,考察了一切存在诸法在修行者由染而净的过程中,或在认识上或在实际上可能发生的转换,从而揭示了佛教的存在论与解脱论的内在联系。

我们所以翻译舍尔巴茨基的这两部名著,主要目的在于介绍一种不同于我国传统佛学研究的方法。对于我们这一代按照近代西方教育模式培养起来的读者,阅读这种理性主义的,充满实证精神的佛教哲学著作,应该不会有隔膜的感受。书中运用语言学分析和哲学概念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我国目前的佛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我们不仅应该说明佛教某一宗派、某一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更应该说明这一主张的背景;说明其基本哲学观念和宗教观点的发展史。迄今为止,我国佛教学著作有关于一般通史的,有关于宗派史的,但未见到有关佛教基本范畴发展史的。译者在此绝无厚彼薄此的意思。实际上,这是一个更高的学术高度,它要求学者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就佛教而言,如果没有关于文化史的、一般世界史的、古代亚洲交通史的、民族史的知识,如果没有对两三门经典语文,如梵文、藏文的通晓(对汉文的精通自是无庸置疑的必要前提),大约是不能达到这一学术高度的。应该说,舍尔巴茨基本人也没有真正完成这一任务,除了客观上存在着史料断层,也有主观方面的不足。如他在书中的概念史叙述缺乏历史的背景说明,结果佛教思想的发展象是纯粹概念自身的发展;另外,概念发展的联系环节,有的也以作者的臆测为根据。尽管如此,瑜不瑕掩,《大乘佛学》和《小乘佛学》仍然不失为世界性的佛学名著,即使对佛学专家也仍然能提供重要的启示。

本书得以同读者见面,特别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总编及编辑。而今“天下滔滔”,无利不为,无利不往。出版佛学书籍,尤其又是译著,确实是要眼光和勇气二者的。在此,应当特别感谢的还有宗教学专家任继愈先生。《小乘佛学原理》一书的英文原稿是任先生从北京图书馆复印并赐予译者的。若无先生的学术教导和鼓励,译稿也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

希望读者诸君能接受两部译著并欢迎指出译文中错谬之处。

立人

1993年10月于贵阳老东门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俄)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T.).大乘佛学:佛教的涅槃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俄)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T.).大乘佛学: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俄)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和T.)(1994).大乘佛学: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