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亚里士多德的个体论对“终极主体”的凸显

作者:张守奎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针对柏拉图将原本作为一阶句子中谓词的类名、共相提升为二阶句子主词的型相,进而将其实体化为独立存在和“这一个”的做法,亚里士多德明确说型相都是普遍,而“一个普遍(a universal)只能指示一个‘如此’(such),不能指示一个‘这个’(this)”。[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39a14—15),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8页。'>[1](《形而上学》,1039a14—15) 就共相与殊相的关系而言,亚里士多德区别柏拉图之处主要在于:他尽管也承认绝对者是共相,但不主张共相脱离个体而存在,而是就在个体之中。他认为,真正的实体只能是作为个体的“这一个”(《形而上学》,1...
关键词: 个体  主体  亚里士多德  主词  实体  

个体何以不具有本体地位——柏拉图的“型相论”对感性个体的遮蔽

作者:张守奎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哲学史上,共相(universal)与殊相(particular)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但细究起来,把其主题化的真正肇始者恐怕是柏拉图。关于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首先被哪位哲学家提出来并主题化的问题似乎存在着争议。比如,一种说法是“普遍与特殊问题起源于苏格拉底和他朋友的对话”(参见陈嘉映主编《西方大观念》第二卷,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9页。)黑格尔也说,“苏格拉底式教育的主要意义首先在于把共相提到人的意识面前”(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1996年印刷,第58页)。另一种说法是,“自亚里士多德起,哲学史家都把普遍问题的一种解答归于柏拉图”(参见...
关键词: 个体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事物  谓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语言哲学的分析》导论

作者:张守奎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本书在西方哲学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并结合相关思想资源阐发其当代意义。由于个体问题在西方哲学史及马克思思想中的复杂性,以及考察其视角的多元性,试图在一本书中对其进行多视角和全方位的探讨几乎不可能。因此,为了能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进行更集中和深入的探讨,本书特选取当代语言哲学中的主谓关系分析这一视角。本导论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对本书中使用的一些关键性术语和研究方法进行解释与说明,第二部分内容说明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思想史缘起,第三部分内容介绍和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个体问题研究的状况,第四部分内容则介绍本书各章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本书频繁使用了一些关键性的哲学...
关键词: 个体  马克思  意义  主词  谓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语言哲学的分析》前言

作者:张守奎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个体及个体化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史始终的重要概念,更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反思和批判资本现代性的语境下把个体自由与人类解放结合起来,并在继承近代社会政治哲学重视个体本位的基础上,通过强调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性,把哲学史上对个体及其自由的理解转化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之自主活动和自我实现问题。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理论的价值承诺,也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主旨。问题在于,通过马克思的这种努力,“现实的个人”真的就现实了吗?或者说,这样的“现实的个人”到底有多现实?本书旨在结合西方哲学史语境,从语言哲学的主谓关系视角考察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个体理论,探讨一个具体的、丰满的...
关键词: 个体  现实  马克思  主词  谓词  

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方法论启示

来源图书: 马克思平等思想研究
作者:司晓静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构成了马克思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的出发点。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马克思,在工人身上看到的是贫困、低贱、野蛮和愚笨,而在资本家身上看到的却是财富、高贵、精致和才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744页。'>[1]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触目惊心的不平等,促使马克思谴责资本家对工人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榨,以彻底改变工人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当然,马克思的目标不只是革新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他更高的立意在于,从根源上消灭一切被压迫阶级并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为马克思...
关键词: 社会  共产主义  马克思  方法论  理论  

共产主义与平等的限度

来源图书: 马克思平等思想研究
作者:司晓静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然而,在马克思对这一社会进行讨论时,却存在一种值得探究的现象:虽然他经常使用自由概念来描绘共产主义社会,但却几乎没有使用过平等概念。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即马克思似乎在刻意避免使用平等概念来建构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问题在于,马克思为什么拒绝使用平等概念来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呢?换句话说,在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时,平等概念是否存在某种限度呢?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马克思对平等概念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平等似乎成为一种自然而然且不言而喻的政治价值,然而其价值地位并非从来就是如此。简单来说,前现代社会的平等根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阐释,前现代社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社会  马克思  限度  

共产主义社会视野下的平等

来源图书: 马克思平等思想研究
作者:司晓静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无产阶级专政的结束,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共产主义社会也包含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并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准确地规定了它们的分配原则。这两个阶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分配原则分别是: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及其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及其按需分配原则。我们接下来将围绕着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分配原则展开,考察马克思在论述它们的过程中所阐发的平等思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关系等已经被消除,但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而且新生的时间不久,因此...
关键词: 社会  共产主义  马克思  视野  权利  

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平等

来源图书: 马克思平等思想研究
作者:司晓静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简介: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想要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想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528页。'>[1]。这个王国和社会制度实际上指的是社会主义。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他们构建社会主义的理想注定带有空想的性质。这种空想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从头脑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从思维着的理性中消除社会弊病。换句话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主义视为“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化身,但是后者却由“主观知性”“生活条件”“知识水...
关键词: 社会  阶级  马克思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上一页 910111213 14 15161718下一页  第 /837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