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梁柱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简介: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同毛泽东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且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毫无疑义,毛泽东在这方面的巨大功绩及其深邃的思想理论,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并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并通过实际的步骤加以实现。中国社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在这里,主要的任务不是反对...

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作者:有林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何处去?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1页。'>[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的路是走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纪念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王伟光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简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建立60年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地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在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经过短暂的和平恢复时期、社会主义过渡和所有制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推进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

毛泽东民族理论论纲:历史演进、思想体系和实践价值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具有民族国家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国、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状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民族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视域,指导了中国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民族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一个创新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进一步中国化奠定了基础,更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政策的形成、民族工作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对于“毛泽东民族理论”清晰而完整的内涵界定,学界尚未达成完全一致...

试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体系

作者:林毅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毛泽东政治思想与建构的双重价值,经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最终凝练成为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明晰的逻辑层次、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清晰地展现于世人面前。显而易见,这种系统性、严整性和全面性标志着马列主义在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笔者认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之所以被称为一个严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至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首先是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准了分析与解决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的切入点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一大历史贡献就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彻底地将阶级分析法引入对人类社会的分析之中,以明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为开端...

新中国建构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

作者:高建平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简介: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以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的开国大典为标志的话,那么新中国文学的诞生则应该以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为标志。在这次大会上,即将被选为“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在他的“总报告”中自豪地宣告,五四新文学经过30年发展,到新中国即将建立时,“代表地主阶级的封建文艺已经在理论上解除武装”;“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法西斯文艺”也已经“受到全国文艺界和全国人民的唾弃”;“欧美没落资产阶级文艺影响之下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理论已经完全破产”,“曾经在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之下的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接受...

甲申史事的启示

来源图书: 制度物议
作者:白钢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1944年3月19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四日。这篇史论,总结了明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灾荒遍地、官逼民反,导致明朝灭亡的历史经验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以后,由于若干领袖们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导致1645年陷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文章一发表,立即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国民党当局张皇失措,认为是“影射当局”,于3月24日在《中央日报》上发表题为《纠正一种错误思想》的社论,抨击郭沫若是所谓“鼓吹战败主义和亡国思想”;而在解放区,却赢得了正在开展整风运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热诚欢迎。4月18、19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了《甲...

原始回归,真的可能吗?——读《权利相对论——权利和(或)义务...

来源图书: 为了中国民法
作者:梁慧星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比较法研究》杂志1994年第3、4期合刊,刊载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云生先生的一篇长文:《权利相对论——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历史建构及现代选择》(以下简称《陈文》)。仅从论文的题目看,就足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笔者在反复阅读之后,觉得有若干不解的疑问,现在冒昧写出来,以求教于作者及学界同仁。首先让我们来看《陈文》作者在全文结尾所得出的结论,亦即作者在反思人类几千年权利义务发展史的是是非非之后,就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所作出的“现代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反朴归真和原始回归。”作者告诉我们,在人类的童年,在人类的权利和义务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意识还处在朦胧的、混沌的状态...
上一页 12 3 456789下一页  第 /9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