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西方发达国家的双重标准设置我国市场第二道安全防线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开放实施双重标准——对本国市场开放,采用“大门开放,小门不开”策略,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对新兴经济体市场开放,采用“负面清单”策略,迫使他国开放更多领域。具体而言,西方国家的限制措施包括:对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进行了全面的限制;设置有利于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负面清单”;在管理和股东层面上采取限制措施;对外资准入设置“对等权原则”作为前置条件。我们要深刻认识西方发达国家名义开放与实际开放的差别,在市场开放的同时,要提高国家控制力,为市场开放设置“第二道安全防线”:对外国投资实行“国家安全列表”;“负面清单”要给自己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高度敏感的行业和重点领域应慎...
西方“普世价值”的悖论及欧美政治的困扰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鼓吹西方“普世价值”的“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近来西方政治家们又开始奉行有违“普世价值”的价值观,形成了明显的价值观悖论现象。即自由市场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悖论;言论自由与“政治正确”原则的悖论;自由平等博爱与白人至上原则的悖论。英国脱欧公投成功以及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无疑都是对自由市场原则的重创。言论自由原则导致了文化多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又变成了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原则,由此而导致的“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西方国家的一种长期性政治现象。欧美从鼓吹所谓“普世价值”突然转而奉行起反“普世价值”的政策,世界还不能适应这种价值转向。伴随着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鼓吹西方“...
中国经济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我国已经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还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间区域。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迈向发达的高收入阶段,必须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经济增长动力来源是可转换的,具有规律性、动态性和渐进性。顺利迈向发达的高收入阶段需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增长动力有序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消费引领和供给创新,引领产业向中高端化提升,着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制度供给新引擎。目前,我国已由中低等收入国家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从绝对水平来看,仍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间区域。2015年,按照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我国人均 GDP达到8026美...
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对通州和雄安新区的启示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通州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发展决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分别是在北京市域和京津冀城市群内发展新的副中心城市,构造反磁力中心,旨在分担和疏解北京过度集聚的部分功能。同时,作为新的增长动力空间,建设通州和雄安新区可带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对通州和雄安的建设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空间战略。本文从理论渊源、实践总结和实证研究三个角度来审视多中心空间战略的特征和得失,以便为正确认识通州和雄安战略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也希冀对通州和雄安的建设以及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提供启示。一 多中心空间战略的理论基础多中心空间战略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理想,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实现强国战略必须面对的难题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中国实现强国战略必然要面对大国崛起的天然难题,即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大国对崛起大国怀有难以消除的战略疑虑。这种战略疑虑主要源于崛起大国对国际秩序影响的不确定性。英国和美国在崛起过程中能够破解这个难题,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要在于两国对外战略的成功。中国破解这个难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直至目前,中国的对外战略也是成功的。中国继续实施强国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处理好对美关系,防范“修昔底德陷阱”和“冷战陷阱”。在处理好中美关系的同时,中国还要不断化解对外战略中的“痛点”。目前的“痛点”主要是中日关系、中印关系、朝核问题和南海问题。中国实施强国战略必然带来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并使自己客观上成为一个崛...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演进过程大体走过了四个阶段,而实施“四大板块”战略和“三大战略”是其中的重大实践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战略与政策实现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协调和处理好体现国家整体意志与照顾地方实际需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与强化特殊地区支持、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与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等重大关系,并进一步完善许多关键方面的思路与举措。一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与进展(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进程梳理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演进过程,大体走过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缩小地区差距。从“九五”时期开始,着手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
如何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译者 :陈国平 赵远良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简介:本文要点: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成长且规模日益庞大,其消费力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不容低估的影响。中国人口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中间群体,一个值得关注且与人口变化趋势相关的中间群体是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居民相比,外出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不够,他们作为全部人口的中间群体,其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出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加大再分配政策力度,把人口意义上的中间群体转化为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再分配政策包括保护财产权和调动每个群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推进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体制改革,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及形成针对各个特殊人群的扶助政...
中东欧在区域一体化传统中与中国关系的理解
作者/译者 :恰巴·巴尔纳巴斯·霍夫斯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简介: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目前的繁荣关系在很多方面是该地区长期的地缘政治传统的一部分。几个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特点是高度分散的,在德国和俄罗斯以及20世纪之前的奥斯曼帝国之间由十几个小国组成。这在整个地区形成了高度的脆弱感,该地区的民族受到俄罗斯、德国或奥地利、普鲁士或奥斯曼帝国等邻国的统治。这种脆弱感引发了在该地区小国之间形成某种团结的愿望以及它们的外交关系多样化,并试图加深与邻国德国和俄罗斯之外的大国关系。从波兰与拿破仑的合作,到劳约什·科舒特(Lajos Kossuth)的多瑙河邦联(Danubian Confederation),奥利尔·波波维奇(Aurel Popovici)的大奥地利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Greater Austria)以及约瑟夫·毕苏斯基(Jozef Pilsudski)的海间联邦(Intermarium)。如今该地区各国同时与中国在“16+1合作”框架,与美国在三海倡议框架内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这一地区同时与美国和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一行为,如果不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态度,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看起来像是一个悖论。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行为完全有意义,并且完全符合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思想传统。
libraryPaperList.template.html 第95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left_hotword.template.html不存在!
推荐图书
-
1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张晓晶 李广子 (2025-05)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
2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马德坤 (2025-05)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
3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李强 (2025-05)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
4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杨朋飞 (2025-05)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
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
周英文 (2025-0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的...
-
6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
柴橚 赵燕凤 (2025-05)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象
-
7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李桂兰 (2025-05)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
8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
孙学美 (2025-05)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