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作者/译者 :沈跃春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时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要求。[1]以“治理”取代“管理”,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要求更明确。这种执政理念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加开放、更加深刻、更加成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不仅是构成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创新社区治...
当前社会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未来改革趋势
作者/译者 :杨雄 杨雄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从党中央提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脉络和战略定位观察以来,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加确立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011年2月中央召开省部级领导社会管理创新研讨班,再次强调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十八大则提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以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 推进山东省“十三五”基层...
作者/译者 :张述存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山东省基层社区治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基层社区治理主体职责不清,基层政府与村(居)党委、村(居)民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社区内部各组织之间的职责边界模糊;二是基层政府和城乡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突出;三是社区自治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区居民缺乏归属感,社区共治共享、良性互动的局面尚未形成;四是社区公共物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缺失,社区服务行政化、碎片化特点明显,社区治理的系统性、回应性和协同性不足。“十三五”时期,山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应当围绕着增强改革动力、激发社会活力来推进,借鉴全国各地...
违规红利、制度均衡与法治国家
作者/译者 :谢志岿 孙莹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任务,但这一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其内在价值规定和根本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才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得到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好的法治体系,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全社会知法、信法、守法的观念和习惯还没有养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社会上还比较普遍地存在一种通过不正常途径获取额外利益的博弈动机和格局,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一个时期以来,网络媒体上广为流传的所谓“互害社会”、“互害模式”的说法,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反映的即是此类社会现象...
落实自治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译者 :樊坚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内容与标志,自治机关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自治权而展开的。自治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其实施的社会效果。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自治权条款的完善应遵循最大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吸收借鉴原则。总的来说,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自治权由注重政治功能型的权利向注重经济功能型的权利转化,是自治权发展的一种趋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的大问题,无论怎样加以改革和完善,都要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为出发点。这是在我...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样必须在社会建设中发挥
作者/译者 :樊坚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这就要求在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中,同样也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现代发达国家以立法形式确保这个国家的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内蒙古民生改善的现状研究
作者/译者 :苏浩 陈新丽 党敏恺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民生问题绝不能只谈不为,民生问题绝不仅是政府文件中提及的要事。民生改善应当是各级政府所为的重点工作,也应当是一线领导常抓不懈的实事。要完成一项民生工作绝非易事,为此本课题想针对民生改善之实况给予诠释,描述内蒙古近期民生改善的概况。民生问题大体可包括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等几方面,说到底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情。因此,从这些内容进行梳理,以示民生的概况。2012年自治区城镇就业人数是535.8万人[1],占全区就业人数的41.2%,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50.5%,说明城镇个体户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已接近半数,其余就业岗位仍在农村牧区。至今农牧区仍然...
天津市民生焦点问题调查
作者/译者 :张宝义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简介:了解民情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天津市的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有什么样的生活感受,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苦难与烦恼,天津市需要改革和完善的民生问题是什么?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所于2014年5月进行了“天津市民生民情调查”(有效问卷1028份),对天津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目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天津市的居民生活越变越好,对未来有信心。调查表明,66%的人认为自己在过去三年的生活变好了,认为没有变化的为20.2%,认为变坏的为8.9%,说不清的占4.8%(见图1)。图1 对居民生活变化的调查调查还显示,74.8%的人认为自己在未来三年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4.1%的人认为自己...
libraryPaperList.template.html 第95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left_hotword.template.html不存在!
推荐图书
-
1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张晓晶 李广子 (2025-05)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
2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马德坤 (2025-05)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
3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李强 (2025-05)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
4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杨朋飞 (2025-05)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
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
周英文 (2025-0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的...
-
6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
柴橚 赵燕凤 (2025-05)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象
-
7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李桂兰 (2025-05)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
8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
孙学美 (2025-05)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