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对少数民族中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简称“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是1984年年初“严打”期间,中共中央5号和6号文件提出的。其基本精神是“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整体上的特殊性,比照对汉族犯罪分子类似行为的一般处理上,要从宽掌握,在认定和处罚上变通执行法律”[1]。“严打”结束后,“两少一宽”政策继续得到贯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遭到误读和曲解,执行中出现偏差,产生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拉萨“3·14”、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社会上和学术界对这一政策的认识与看法出现较大的分歧。在新的历史时期,还是否需要继续执行“...
以法治思维与方法反对民族歧视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2015年12月2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向巴平措副委员长作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内地的一些服务性窗口行业,比如车站、机场、码头、出入境等安全检查中,以及宾馆、商店的入住、购物中,歧视、拒绝来自某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甚至包括汉族群众)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要落实好民族政策,并进行专项检查,纠正这类问题,但问题仍然存在,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民族地区群众反应强烈”。[1]这一报告,将现实生活中敏感的民族歧视问题,呈现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与社会面前,引...
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1]是《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新时期加强民族事务管理,规范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贯彻执行好《规划》,促进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工作法治化进程,是民族工作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大在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完善民族立法的三点建议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民族立法工作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为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但是,由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起步晚、任务重,民族法调整对象复杂、调整范围广泛,加上改革开放的深入又给民族地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目前的民族法制建设水平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尚存有一定距离,民族立法还有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立法机制,推动涉及民族方面的...
论我国民族法的基本原则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民族法是以宪法和若干基本法为依据,以调整民族关系、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的专门法律体系。确定民族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指导民族法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平等原则在人类历史上的确立,是各国人民尤其是遭受歧视和压迫的少数民族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人类理性的胜利。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族法作为调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系统性法律规范,在法律渊源上,既包括宪法性规范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样的民族基本法,也包括民法、刑法、选举法等基本法律中关于民族因素...
正确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以族群替代民族”、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实行“第二代民族政策”等观点,体现出对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推崇和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质疑。那么,美、加等国的民族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践效果究竟如何?这些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区别何在?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对坚持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1.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典型代表世界上单一民族国家十分少见,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西方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建构民族认同方面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政策,其中,美国的“熔炉政策”和加拿大等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可以说最具典型性。美国的熔炉政策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民族...
“去民族优惠”的观点不可行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消除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在优惠政策的帮扶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民族优惠政策也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了对民族优惠政策的质疑和误解的声音。有学者认为,民族优惠政策是把民族问题“政治化”的具体体现,是国家给予少数民族的“特殊权利”,不仅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且强化了公民的族群(民族)属性,进而要求以公民权利平等为依据,实施个人扶助政策取代民族群体性...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自从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把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以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受到学界和民族工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来,学界对此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开始向第二代转型的标志”,进而提出一系列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转型的建议,以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1]我们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民族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国内外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制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各民族交往交流是实现交融的必由...
libraryPaperList.template.html 第95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left_hotword.template.html不存在!
推荐图书
-
1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张晓晶 李广子 (2025-05)
科技金融:历史、理论与现实
-
2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马德坤 (2025-05)
近代以来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
3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李强 (2025-05)
阿加西阿斯《历史》译注与研究
-
4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杨朋飞 (2025-05)
唐宋处置构式研究
-
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
周英文 (2025-0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美国中介组织的...
-
6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
柴橚 赵燕凤 (2025-05)
清末民初西方视野下的甘肃民间形象
-
7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李桂兰 (2025-05)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
8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
孙学美 (2025-05)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