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highSubLibraryheader.template.html不存在!

坚持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体系,找到了一条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民族政策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了对民族政策质疑和误解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解决好为什么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问题错综复杂,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解决民族的发展问题。周恩来同志曾指出:“最根本的...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经过艰苦的探索,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政策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转型、社会矛盾凸显、“涉民”事件增加的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对现行民族政策的认知混乱。笔者认为,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结合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探索实践,从政策认知、政策选择、政策理念、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方面,回顾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现行民族政策,对更好地解决当前国内的民族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

斯大林民族政策评析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对斯大林民族政策的评价,如同对斯大林其人的评价一样,社会上是有分歧的。国外有人认为,斯大林实行的是“党的官僚的民族政策”,是“波拿巴主义”的民族政策,它在苏联种下的是民族冲突的种子,给苏联各族人民带来的是痛苦与灾难。国内也有人认为,今日苏联民族矛盾的激化,“追根溯源”,也是受到斯大林民族政策的影响。笔者认为,斯大林是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家,其民族政策也有失误之处,但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利于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本文拟就斯大林的民族政策作一简要评析,以期引起讨论。从1923年春列宁因病离开工作岗位到1953年,斯大林实际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30年。在这30年中...

列宁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践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前,以被压迫民族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基本要求的民族自决权,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民族压迫,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纲领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适时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紧密的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思想。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他在十月革命后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最基本的思想与实践。列宁...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作者/译者 :雷振扬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简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贯彻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在历史的机遇面前,重温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是我们做好民族地区发展工作的重要保障。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论主张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生产力发...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2015》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者/译者 :艾云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社会发展现状比较满意,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2015年度人们生活满意度和信心度均高于2014年度人们的满意度和信心度。一方面,这显示了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推进民生建设,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等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但一个明显的社会心态结构变化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经济社会变化,人们生活的需求结构正发生转型,精神文化落后和心理健康支持不足问题凸显。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分值为65.38分,城市居民对生活现状基本满意。2015年城市居民的总体信心度分值为84.85分,城市居...

欧洲生活质量

作者/译者 :艾云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欧盟生活质量调查(EQLS)是欧洲社会最有影响力、涉及欧盟绝大多数国家的调查。2003年至今,已经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覆盖了欧洲27个国家。这里主要报告欧盟最近一次调查的主要结论,作为比较分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参照。[1]总体上,欧盟生活质量调查通过8个维度评估欧盟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预期寿命、物质生活条件、健康、教育、休闲和社会交往、经济和人身安全、政府治理和基本权利,以及自然和生活条件等。欧洲生活质量以生活满意度为指标,测量以10分为满分。201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国家是芬兰,得分为8.4分;生活满意度最低的国家是保加利亚,得分为5.5分。而且,生活质量与国...

生活与消费未来预期

作者/译者 :艾云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简介: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收入预期的影响。我们调查了城市居民过去5年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状况的变化。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普遍提高,40.44%的受访者认为其经济收入“提高较多”,6.10%的受访者认为其经济收入“提高很多”,47.38%的受访者认为其经济收入变化不大。虽然半数受访者认为经济收入普遍提升,但是人们对“物价水平”的不满意程度较高,物价水平过高也约束了人们的消费(见图10-1)。图10-1 比较过去5年“经济收入”变化分布(%)社会地位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也影响着人们的身份、自我感和自尊感。社会地位的稳定程度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稳定状况,据此,我们调查了人们与5年前相...
上一页 381382383384385 386 387388389390下一页  第 /903页  跳转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