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release/zsfwpt/template/highSubLibraryheader.template.html不存在!

草地、牧民心理与牧业结构

作者/译者 :李静 杨哲 刘继杰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在我国版图上,青藏高原东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经济、自然过渡地带。首先,在民族、文化上它是藏族同汉、蒙古、维吾尔、羌、土、彝、纳西等民族的重要过渡区域,是民族学人类学界著名的藏彝—藏羌走廊、河湟—河西民族走廊[1]的重要地带,是中原王朝同高原游牧民进行经济、文化交融的所在,在这里分布着日月山、折多山等重要的汉藏分界线。其次,在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方面,青藏高原东缘为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台阶分界线,与我国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部分重合,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季风与非季风区重要分界线,同时由于海拔落差极大,这里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总的约60%。这里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包...

元权威共治的乡村民族社区治理结构

作者/译者 :王丽霞 闫丽娟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1]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公社解体,乡镇政权的建立,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地将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嵌入乡村社会的目的就是要建构一元化的国家权威。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即纵向上不同的乡村社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横向上资源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呈现的多元文化特征,导致国家对乡村社区的治理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式微”。而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不同民族、宗教互动共存的镜像,乡村民族社区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实际上很难仅靠一元化的国家权威力量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以G村为例,试图说明一些乡村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特征,并对这种治理模式的做了思考。...

试论洮州回族与沐英的关系

作者/译者 :武沐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上游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宋元以来称为洮州。全县回族21000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1%。临潭回族人民在几百年的悠悠岁月中,与当地汉、藏各族人民一道,为临潭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说到临潭县回族的来源,许多学者认为,临潭回族的来源,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据《明史》《明通鉴》等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春,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等叛乱,明太祖朱元璋派曹国公李文忠与征西将军沐英[1]讨伐,平定了叛乱。后又置洮州卫,命沐英留下部分将士屯守洮州。留守将士中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如洮州卫指挥兼千户敏大镛,系南京回族人,千户敏时风、百户丁起甲等,亦系回族,其属下当多为回族。对于...

阿克萨清真寺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译者 :丁俊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所在。数十年来,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一直高度关注中东问题,长期以来,始终秉持和平外交的理念,致力于劝和促谈,为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5月,中国先后邀请巴勒斯坦总统和以色列总理访华。习近平主席在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谈时,提出了中方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第一,应该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同时,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也应该得到充分...

民间信仰 最真实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作者/译者 :张志刚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中,道教可谓土生土长,而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从不同的地域,且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传入中华大地。因此,诸种外来宗教怎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也就成了一个饱含历史、现实和学术意义的问题。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从西方传入中国,故被视为“洋教”“西方宗教”。回顾其传入中国的曲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天主教和基督教能否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它们应与中国民间信仰构成一种什么性质的互动关系,历来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上述疑难问题在明末清初的“礼仪之争”中就已凸显。礼仪之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祭孔”“上帝译名”问题。一般认...

中国古代“宗教法”反思

作者/译者 :张践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宪法。与西方现代社会相比,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法律,从子产“铸刑鼎”、邓析“做刑书”开始,中国就出现了明文法。但是正如当时的“法”被称为“刑”一样,所谓的法律只是治理百姓的“刑法”,而没有约束统治者的“宪法”。中国古代帝王“张口为经,吐字为法”,每一句话都是至高无上的“金口玉言”,任何法条都必须服从帝王的“救令”。刑法只是“救令”的解释或补充,没有任何独立意义。表现在“宗教法”方面,就是只有管理宗教组织、宗教徒的刑法,没有约束政府的“行政法”。因此历史上不断会出现帝王将个人的信仰凌驾于国家宗教政策、法律的情况。例如“三武一宗...

我与中国佛学研究

作者/译者 :方立天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简介:我不是一个宗教的信仰者,也不是一个宗教的反对者,而是把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大学老师。我想跟佛教有关的大概有这样几类人:第一类是跟佛教直接有关的信徒;第二类是研究佛教的一些学者;第三类是佛教部门有关的行政官员。佛教学术界研究佛教的人是怎么研究的,他们的立场、方法、观点怎样,可能对我们信仰佛教的朋友也会有参照价值。我是浙江人,1933年出生,1956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当教师。当时哲学系对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从先秦到近现代中国哲学史要会通讲;二是要确定哪一段哲学史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当时很多人报了先秦、两汉、宋明、...
上一页 383384385386387 388 389390391392下一页  第 /903页  跳转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